第495章 五行营苦明教久矣(2 / 3)
历史课本上对于方腊起义,也是定性为农民起义,根本没有明教二字,后来人们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发现,方腊起义跟摩尼教有关,摩尼教就是明教。
于是在那些武侠同人里,方腊才真正成为了所谓的明教教主,否则很难有人把他们二者联系到一起。
而倚天屠龙里,明教一出场的基本架构中,就有教主、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和五行旗,人们就想当然的将这些当成明教固有的组织架构。
可等到武成玉潜伏入明教之后才发现,教主、左右光明使和四大法王确实是固有的,五散人却未必,散人这名字本就代表着职位的临时性。
至少射雕时期明教还没有这个职位,五散人更像是在元末时出现,负责联系各地义军的五个临时职位,属于高层,但权力不大,更类似国党时期那些所谓的特派员。
同时,倚天中五行旗在明教内部是十分低调的,主要体现其在各地建立反元义军,可与明教总坛光明顶联系不深。
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才出现,在外围一直阻挡六大派的进攻,很明显五行旗大部分力量都分散在各地义军之中,来的人不多,而且并没有出什么大力。
除了锐金旗遇到峨眉派,被灭绝师太的倚天剑斩杀掌旗使,锐金旗这才杀红了眼。
这期间五行旗与杨逍这些高层并没有形成合力,只有青翼蝠王这个街溜子曾在他们苦战时稍稍出手救援。
之后呢,张无忌担任明教教主,确实吸引了蒙元高层的注意力,他也确实带着手下跟赵敏招揽的高手大打出手。
可最终,张无忌还是受困于儿女私情,又或者把精力放在了武林之中,为了救谢逊闯少室山,又或者跟黑化的周芷若争武林盟主。
自始至终,推翻蒙元的可并不是明教的高手,而是各地如星火燎原的义军,这些义军逐渐合流,朱元璋强势登场。
明朝建立后,明教反而被朱元璋定性为逆党,被打得一蹶不振,张无忌远遁海外。
一开始武成玉将这一结果定性为下层教众的力量强大,不愿意再受那些没怎么出过力的高层指挥。
但假如五行旗从始至终都对明教心存怨恨呢?假如五行旗本就不是明教的,是像之前明教想要吞并丐帮那样吞并而来的呢?只不过这一回丐帮没有被吞并成功,但五行旗则没有那么好运。
所以当五行旗势大,建立新朝时才会毫不犹豫的将明教甩掉,真实原因则是,五行旗从根上就不属于明教。
看看武成玉潜入明教后之所见,五行旗这支打得丐帮没有还手之力,有独属于自身的战术优势,完全是军队模式的队伍却完全没有相应的地位。
再转念想想,明教教义是从波斯传入中原的,被中原的野心家利用建立教派,用明教教义控制教众思想。
明教最初的武功传承来自波斯,乾坤大挪移在波斯也是镇教神功。
可是武功和教义能从波斯传入,但五行旗所会的土木工程,火药,冶炼等独有技术呢,武成玉绝不相信这是波斯能传进来的,这个时代他们自己有没有还两说。
这些技术和战术,明显都是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与波斯和摩尼教是格格不入的。
想到这里,武成玉总算明白了五行旗在明教中的处境为何是如此,恐怕早就心怀仇恨,但暂时无力反抗,一直蛰伏等待着天时罢了。
‘机会,绝对的机会。’,武成玉拿着羊皮图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心潮澎湃,难以自制。
他来明教潜伏,除了想恶心一下明教找找乐子以外,首要目的是拿到乾坤大挪移,直到一路上看到厚土旗的表现,才对五行旗有了强烈的兴趣。
只要五行旗加入他的麾下,一下子就能弥补义军和他的团练军最大的短板,同时也为他将来用火药对抗蒙元骑兵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才借方雅宁的口,让阳俆把自己发配到五行旗中,所以他才不惜喝服整个五行旗达到融入的目的。
可是,之后呢?武成玉一片茫然,他想不到如何把一整支军队从明教中挖走,这个难度也实在太大了,除非他当上明教教主又或者使用生死符。
明教教主可没那么容易当,张无忌的遭遇只是因缘际会。
用生死符确实可以控制很多人,可是这终究不是正途,生死符只能用来对付那些奸邪小人,又或者南宋那些爱钱又怕死的文臣武将。
真正的义士,又或者真正的战士,就算中了生死符,他们也是不怕以死相抗的。 ↑返回顶部↑
于是在那些武侠同人里,方腊才真正成为了所谓的明教教主,否则很难有人把他们二者联系到一起。
而倚天屠龙里,明教一出场的基本架构中,就有教主、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和五行旗,人们就想当然的将这些当成明教固有的组织架构。
可等到武成玉潜伏入明教之后才发现,教主、左右光明使和四大法王确实是固有的,五散人却未必,散人这名字本就代表着职位的临时性。
至少射雕时期明教还没有这个职位,五散人更像是在元末时出现,负责联系各地义军的五个临时职位,属于高层,但权力不大,更类似国党时期那些所谓的特派员。
同时,倚天中五行旗在明教内部是十分低调的,主要体现其在各地建立反元义军,可与明教总坛光明顶联系不深。
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才出现,在外围一直阻挡六大派的进攻,很明显五行旗大部分力量都分散在各地义军之中,来的人不多,而且并没有出什么大力。
除了锐金旗遇到峨眉派,被灭绝师太的倚天剑斩杀掌旗使,锐金旗这才杀红了眼。
这期间五行旗与杨逍这些高层并没有形成合力,只有青翼蝠王这个街溜子曾在他们苦战时稍稍出手救援。
之后呢,张无忌担任明教教主,确实吸引了蒙元高层的注意力,他也确实带着手下跟赵敏招揽的高手大打出手。
可最终,张无忌还是受困于儿女私情,又或者把精力放在了武林之中,为了救谢逊闯少室山,又或者跟黑化的周芷若争武林盟主。
自始至终,推翻蒙元的可并不是明教的高手,而是各地如星火燎原的义军,这些义军逐渐合流,朱元璋强势登场。
明朝建立后,明教反而被朱元璋定性为逆党,被打得一蹶不振,张无忌远遁海外。
一开始武成玉将这一结果定性为下层教众的力量强大,不愿意再受那些没怎么出过力的高层指挥。
但假如五行旗从始至终都对明教心存怨恨呢?假如五行旗本就不是明教的,是像之前明教想要吞并丐帮那样吞并而来的呢?只不过这一回丐帮没有被吞并成功,但五行旗则没有那么好运。
所以当五行旗势大,建立新朝时才会毫不犹豫的将明教甩掉,真实原因则是,五行旗从根上就不属于明教。
看看武成玉潜入明教后之所见,五行旗这支打得丐帮没有还手之力,有独属于自身的战术优势,完全是军队模式的队伍却完全没有相应的地位。
再转念想想,明教教义是从波斯传入中原的,被中原的野心家利用建立教派,用明教教义控制教众思想。
明教最初的武功传承来自波斯,乾坤大挪移在波斯也是镇教神功。
可是武功和教义能从波斯传入,但五行旗所会的土木工程,火药,冶炼等独有技术呢,武成玉绝不相信这是波斯能传进来的,这个时代他们自己有没有还两说。
这些技术和战术,明显都是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与波斯和摩尼教是格格不入的。
想到这里,武成玉总算明白了五行旗在明教中的处境为何是如此,恐怕早就心怀仇恨,但暂时无力反抗,一直蛰伏等待着天时罢了。
‘机会,绝对的机会。’,武成玉拿着羊皮图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心潮澎湃,难以自制。
他来明教潜伏,除了想恶心一下明教找找乐子以外,首要目的是拿到乾坤大挪移,直到一路上看到厚土旗的表现,才对五行旗有了强烈的兴趣。
只要五行旗加入他的麾下,一下子就能弥补义军和他的团练军最大的短板,同时也为他将来用火药对抗蒙元骑兵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才借方雅宁的口,让阳俆把自己发配到五行旗中,所以他才不惜喝服整个五行旗达到融入的目的。
可是,之后呢?武成玉一片茫然,他想不到如何把一整支军队从明教中挖走,这个难度也实在太大了,除非他当上明教教主又或者使用生死符。
明教教主可没那么容易当,张无忌的遭遇只是因缘际会。
用生死符确实可以控制很多人,可是这终究不是正途,生死符只能用来对付那些奸邪小人,又或者南宋那些爱钱又怕死的文臣武将。
真正的义士,又或者真正的战士,就算中了生死符,他们也是不怕以死相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