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北方的少年们(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车到了咸阳城前,李斯的思绪也停下了,既然是早于预料的事,也不用过多意外。
  况且,他李斯能成为这个丞相,也是当年在华阳太后的灵柩前,与公子扶苏的一次谈话。
  那时,是他李斯第一次见到公子扶苏。
  一个长于深宫中的少年人,就有着寻常同龄人所没有的城府,而现在的公子更甚之。
  吴公先是搀扶着丞相走入府中,之后才将沂水的文书送上。
  沂水是淮河流域中的一条大河,连通南北。
  现在的都水长就在沿途建设河渠,治理河堤。
  吴公道:“北方涿县的县令奔赴千里,向都水长询问治水之策,但都水长只说让民户搬迁,看来涿县的水患就连都水长也无法治理。”
  李斯翻看着文书,询问道:“都水长在外治水还缺什么吗?”
  “老师放心,我安排了三百个工匠帮助都水长,不过如今都水长正在一路北上,都水长还说关中一定要加大开垦,关中的地势利弊明显,唯有粮食自足,才能让关中稳固。”
  李斯看罢文书,吩咐道:“交给公子。”
  吴公拿过文书,行礼之后便快步离开。
  此刻的沂水,刚修建了河堤的都水长禄正在一路北上,他沿着大河一路往北走,见到了一群同样正在北上的少年人。
  禄问道:“你们去做什么?”
  少年人回道:“我们去北方戍边,你去做什么?”
  禄回道:“我去治水。”
  这些少年人都是要去北方服军役的。
  有个少年问道:“你见过匈奴人吗?”
  禄道:“我在陇西种田时见过匈奴人。”
  有人好奇问道:“匈奴人长什么样的。”
  “也是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与我们没什么两样。”
  闻言,四周的少年人都笑着。
  他们的话语声都带着乡音,也不知道他是哪里的少年,一个个笑得很灿烂。
  禄带着一队民夫休息,这些少年人也就在秦军的看护下休息着。
  夜里,又有少年人正在议论。
  “我听从北方回来的人说,我们去北方戍边还要听课。”
  “什么?去北方还能听课?我们去戍边的,不是去读书的。”
  “戍边与读书又不耽误,再者说我们不就在乡里一起读书的吗?”
  “听说这两年匈奴人不南下了,说不定我们服军役两年就能平安归家了。”
  “是啊,来时县令也是这么与我们的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