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团结更多的人(2 / 3)
乌伯道:“今天县里没有什么事,其他的事老汉与曹县丞都能顾着,你还是再睡会儿。”
萧何却坐起身子,道:“昨天,丞相府下令了,我有事要办。”
乌伯拿出一张热乎的饼递上,又道:“那先吃点。”
萧何点头道:“谢乌伯。”
见人拿着饼吃着,乌伯拿着这碗放凉的面,脸上又有了笑容。
今天的阳光格外好,照在身上很舒服。
萧何带上几个啬夫与县里的几个民壮,就开始查看县里的粮仓。
按照以往,北方的粮食都是咸阳直发的。
整个渭北刚丰收了三年,这三年好歹积累了底子,萧何先是算了算县里的粮食总量,便又让曹参给丞相府送去了文书,询问北方的兵马多寡。
自上一次北伐大胜之后,北方的大军有不少人都已回来。
萧何对北方的事并不清楚,但若从他人口中听说的消息没有错,那么西北的兵马有河西走廊可以自给自足。
河西走廊的兵马该有三万上下,而北方的大军当初北伐时有二十万,现如今该有五万上下,算上皇帝的西巡队伍,七万最多了。
曹参是早晨时快马离开的,傍晚时就带来了回信。
“这丞相府给的回信真快。”曹参递上一卷卷宗,道:“前后一个时辰,就给回复了。”
萧何点着头,端起卷宗看着。
曹参小声道:“我在丞相府外还见到其他几个县的人,他们对丞相府都有所求。”
言罢,见萧何没有理会自己,曹参自觉没趣也就没说了。
自从升迁郡丞之后,萧何的话越来越少了。
曹参站在一旁心中莫名有些失落,关中的书看得越多,总觉得萧何的变化也越大,行事也与当初不一样,就连话也少了。
又是一夜,萧何盘算着账目,对曹参道:“高陵与三原两县各取五百石粮食,泾阳出一千五百石粮食,你今天就出发护送粮食去上郡。”
“今天?”原本睡意正重的曹参顿时来了精神,他看了看县府外还是黑夜的天空,还未开口讲话,却听萧何的话又一次传来。
“现在就去。”
一道文书,一块令牌放在了桌上。
曹参暗自深吸一口气,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令牌与文书匆匆出门。
当天全亮的时候,曹参正在与一群民壮整理着粮食,一袋袋的粮食装车之后,要从北郊的驰道送去上郡。
曹参翻身上马,对一群民夫与啬夫吆喝着。
当高陵县与三原县的县令到的时候,曹参与民夫们拉着粮食就离开了。
这两千石粮食自然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批,萧何还要为第二批粮食想办法。
三原县县令王安很想骂萧何,萧何虽说是郡丞,但越过他们这两个县令开了他们的粮仓,还将他们的粮食运去了,太欺负人了。
王安本想开口,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返回顶部↑
萧何却坐起身子,道:“昨天,丞相府下令了,我有事要办。”
乌伯拿出一张热乎的饼递上,又道:“那先吃点。”
萧何点头道:“谢乌伯。”
见人拿着饼吃着,乌伯拿着这碗放凉的面,脸上又有了笑容。
今天的阳光格外好,照在身上很舒服。
萧何带上几个啬夫与县里的几个民壮,就开始查看县里的粮仓。
按照以往,北方的粮食都是咸阳直发的。
整个渭北刚丰收了三年,这三年好歹积累了底子,萧何先是算了算县里的粮食总量,便又让曹参给丞相府送去了文书,询问北方的兵马多寡。
自上一次北伐大胜之后,北方的大军有不少人都已回来。
萧何对北方的事并不清楚,但若从他人口中听说的消息没有错,那么西北的兵马有河西走廊可以自给自足。
河西走廊的兵马该有三万上下,而北方的大军当初北伐时有二十万,现如今该有五万上下,算上皇帝的西巡队伍,七万最多了。
曹参是早晨时快马离开的,傍晚时就带来了回信。
“这丞相府给的回信真快。”曹参递上一卷卷宗,道:“前后一个时辰,就给回复了。”
萧何点着头,端起卷宗看着。
曹参小声道:“我在丞相府外还见到其他几个县的人,他们对丞相府都有所求。”
言罢,见萧何没有理会自己,曹参自觉没趣也就没说了。
自从升迁郡丞之后,萧何的话越来越少了。
曹参站在一旁心中莫名有些失落,关中的书看得越多,总觉得萧何的变化也越大,行事也与当初不一样,就连话也少了。
又是一夜,萧何盘算着账目,对曹参道:“高陵与三原两县各取五百石粮食,泾阳出一千五百石粮食,你今天就出发护送粮食去上郡。”
“今天?”原本睡意正重的曹参顿时来了精神,他看了看县府外还是黑夜的天空,还未开口讲话,却听萧何的话又一次传来。
“现在就去。”
一道文书,一块令牌放在了桌上。
曹参暗自深吸一口气,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令牌与文书匆匆出门。
当天全亮的时候,曹参正在与一群民壮整理着粮食,一袋袋的粮食装车之后,要从北郊的驰道送去上郡。
曹参翻身上马,对一群民夫与啬夫吆喝着。
当高陵县与三原县的县令到的时候,曹参与民夫们拉着粮食就离开了。
这两千石粮食自然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批,萧何还要为第二批粮食想办法。
三原县县令王安很想骂萧何,萧何虽说是郡丞,但越过他们这两个县令开了他们的粮仓,还将他们的粮食运去了,太欺负人了。
王安本想开口,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