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老巴黎的浪漫与两首诗(7k)(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对吗?
  面对这群人的注视,米哈伊尔终于是客气地同在场的众人打起了招呼。
  尽管在座的人并不准备搞什么跨国业务,但是一想想对方的身份有可能撬动的政治资源以及其它一些东西,他们一时之间也不好拿出什么高姿态,而是还算客气的同米哈伊尔讲了两句。
  到了这里,气氛也算是稍稍缓和了一些,不过很快,米哈伊尔的话多多少少让在场的人的心提了起来:“各位先生,谢谢你们的欢迎,我在巴黎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如果之后你们想来俄国旅游的话,我也一定会好好招待你们,让你们感受一下俄国的美好。”
  在场的众人:“??”
  俄国那地方能有什么?
  地方那么大,环境又那么恶劣,一个不小心直接死了估计别人都不会觉得意外.
  等等,虽然他的话听起来挺友好的,但结合一下他们最近做的一些事情,好像也有点不太对劲.
  “不过很遗憾,我应该不会在巴黎呆的太久,我接下来还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做,而在正式离开巴黎之前,我其实就想完成一件事,那就是成功让我的戏剧出现在剧院里。”
  说到这里,看着眼前这些一个个面不改色的报社老板,米哈伊尔也是微微前倾了一下身子,接着便继续说道:“是的,基本上就这一件,我在这方面准备一大笔钱,如果实现不了,就只能将这笔钱用在别的地方,不过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不在法国了。”
  你都不在法国了,你上这么一大笔钱是想干什么?
  当其他人神色微动的时候,其实只是准备用这笔钱做点准备的米哈伊尔便最后补充道:“当然,除此之外,我还想顺便再连载两部小说,后续也会有不少新作品拿出来,所以.”
  像这件事情的话,某种程度上算是一半实话一半画大饼,毕竟等到了1848年的时候,法国是最先乱起来的国家,并且这份混乱将一直持续到拿破仑三世登基才算真的稳定下来。
  也正因如此,米哈伊尔暂时并没有在法国拓展报纸业务的想法,不然可能还未来得及建设完毕,就已经因为混乱的局势直接垮台了。
  不过像这种事情在场的报社老板们肯定是不清楚的,而从米哈伊尔的话中,他们当然也能大致听出一些东西,首先这位年轻人确实有实力,其次人家并不准备在这里久留,只要想拍拍屁股就能走人,最后就是大家确实没什么利益冲突,而且还有机会合作一把。
  一念至此,当其他人可能或多或少还在衡量有些东西的时候,刚才一直都在头脑风暴的马埃尔就已经从仆人那里拿了两杯酒过来,然后热情地递到了米哈伊尔的面前说道:
  “米哈伊尔先生,我一直都是您的忠实读者,我的报纸更是您的坚定支持者,这里我想跟您喝一杯。”
  米哈伊尔:“?”
  老巴黎人也有敬酒这种习俗?
  虽然感觉稍微有点意外,但米哈伊尔肯定也是回应了对方。
  而马埃尔这一行动无疑也是点醒了其他人,于是很快,就算其他人并未像马埃尔这么热情,但是原本还有些微妙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其乐融融。
  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其实没怎么进行清算,毕竟他这一趟欧洲之旅的行程实在是有些紧密,其实没太多功夫跟各种各样的人斗智斗勇。
  另外该说不说,谁说老巴黎人没有人情世故?
  在某种意义上达成了共识以后,米哈伊尔只能说在经商这一块、在追逐利益这一块,老巴黎人可要比圣彼得堡的那些先生们更豁得出去。
  不过当他们这边的气氛正好的时候,场上其他人眼见米哈伊尔他们竟然如此和谐,一时之间许多人的脸色也是颇为怪异。
  一方面,某些传闻似乎再次得到了验证,而另一方面,他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那位年轻人?
  不等有些人想清楚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沙龙也很快就正式开始。
  由于俄国那边的沙龙基本上就是仿照法国来举办的,因此米哈伊尔倒是觉得并没有太过新奇的地方,不过真要说的话,巴黎的沙龙的自由度显然要更高一些,话题更加宽泛和大胆,交流更加频繁和活泼,与此同时,还有在巴黎不得不品的“艺术赞助人”这一环节。
  俄国那边也有,但总得来说也没有几个,而法国这边的这个传统自然是由来已久,这种东西有时候是各持所需,一方获得文化上的影响力,一方获得实实在在的资助,有时候要是看对眼了那便直接就来上一段浪漫的故事。
  正常来说,这年头法国的艺术家们多多少少都有过情人或者主动去成为别人的情夫,而像沙龙这种场合很多人虽然不好表现的太露骨,但是私底下的暗流涌动实在是不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