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剧本的归宿(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嘿嘿,你小子进了制片厂是不是也该把自己的问题解决解决?”
  “这个不急。”
  “什么不急,有好的主动点,就像你五叔我一样。”
  “哪有你这么教孩子的?”那边周白鸽嗔怪道。
  “我说的不对么?”
  “对,对,对!”周白鸽没好气道。
  何耀宗在那边听得直乐,险些忍不住笑出声来。
  “行了,别打你婶子主意了,要是有你叔的角色我可以考虑考虑哦!”何雨焱打趣道。
  “没问题,搞不好会拉上你们一整个连队呢。”
  “真的假的?”
  “照着你们连写的。”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那我可就等着了。”何雨焱笑道。
  “嗯,我可以问问。”何耀宗道。
  周白鸽怀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何家。
  何大清和陈兰香乐得合不拢嘴,念叨着何家人丁兴旺。
  何雨柱和小满在香江得知后,也打来电话过来对夫妻俩表示祝贺。
  剧本修改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八一厂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老编剧、一位资深导演,加上何耀宗和杨导,围坐在一起讨论最终方案。
  “耀宗同志原来写的战场回忆部分,笔触很真实,情感也充沛。”一位头发白的老编辑掐灭烟头,“但考虑到整体导向和篇幅,我认为可以浓缩成几段闪回,重点放在战后部队如何消化经验、投身新军事变革。”
  导演点头附和:“对,我们要突出的是和平时期军人的使命感和进取精神。比如,主角连长从战场带回的实战经验,如何运用到日常训练,如何带动全连研究新装备、新战法。”
  何耀宗认真听着,在本子上记录要点。他最初的故事更侧重于个体在战争中的成长与创伤,现在则需要将视角提升到集体和时代。
  然后开口道:“我明白了。可以把重点放在部队接收新装备后,官兵们从陌生到熟练掌握,再到提出战术创新这个过程上。”
  “这样既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又体现了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精神。名字我看可以叫《淬火钢刀》或者《基石》,寓意部队在和平环境下淬炼成钢,成为保卫国家的坚实基础。”何耀宗接着道。
  经过反复推敲,《基石》这个片名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
  剧本方向也最终确定:以一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英雄连队为缩影,展现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装备更新、科技强军的挑战,如何克服困难,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练兵动力,最终成长为全军标杆的故事。
  龚雪得到了八一厂的邀请试镜。
  “导演,编剧老师,我非常喜欢军医‘林静’这个角色。她不仅是技术骨干,更是连接官兵心灵的桥梁。如果剧组觉得合适,我愿意全力争取这个机会。”
  导演对龚雪的形象和专业素养很满意,但仍有顾虑:“龚雪同志,你的条件很好,有拿过奖。不过这个角色有不少野战救护和训练场的戏份,会比较辛苦,听说你才生了孩子”
  “导演放心,我能吃苦。为了贴近角色,我可以提前下部队体验生活,学习基础医疗护理和野战救护流程。”龚雪道。
  她的诚意和专业态度打动了导演和制片方,经过综合考量,龚雪顺利被确定为女军医林静的扮演者。
  与此同时,何耀宗也给城的何雨焱打了电话,告知剧本修改方向和最终片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