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原来很多年前就认识(2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周的路人都已散去了。
  这下倒好,恐怕用不了多久咸阳城的人,都会知道公子扶苏今天去修渠了。
  本来嘛,公子扶苏修咸阳桥的佳话就已经传遍咸阳城乃至关中,说不定东面的洛阳都会知道这件事。
  只不过丞相李斯在城门口一站,也就会给人们造成一个丞相李斯在帮助公子扶苏的意思。
  冯劫跟在李斯身后,一脸若有所思。
  出了咸阳城之后,车驾在官道上也是越赶越快。
  扶苏看着手中的卷宗,耳边是两侧的战马马蹄声。
  护送的依旧是老将军辛胜。
  听着两侧隆隆的马蹄声,那是护送的骑兵,彰显着大秦铁骑的力量感。
  寒冬还未过去,关中的风依旧很冷,早在深秋时节,关中就来了一场连下数天的大雪。
  田安赶着马车不急不慢,从这里一路要去宁秦县的西面,大概就是敬业渠的终点。
  章邯敬业渠的上游,张苍在敬业渠的中段,而自己要去最后一段。
  如果工事一切顺利的话,那么现在最后一段渠该是开挖了,等到连通临晋县,一整段完整的渠也就正式告成。
  扶苏看着手中的卷宗,这一次为了挖渠征调的民夫有三万余人,都是从各县调动而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颜山南麓的旱地人家,光是那片旱地,就抽调了两千人。
  这其中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就算是五十岁往上六十岁出头的老人家,也都能算作壮劳力。
  而其中有一万六千人是从洛阳抽调而来的民夫,这些民夫既然被征入关,那么将来也一定会定居在关中,这是迁民的一部分人口。
  其实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很划算的,三五万人的成本能够开垦出数万顷良田,能够种出够数十万人生活的粮食,还能延续一代接着一代人。
  这难道不划算吗?
  有了田,才有了粮。
  有了粮,才有了人,土地是因为人才会繁荣。
  没有人的土地一文不值。
  扶苏又打开一旁的包袱,这是从御史府抄录的笔记,一共有十余卷。
  都是一些关中各县的县志,关中还需要有更多的田地,才能吸收更多的人口,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关中,让他们在关中安家。
  如此,关中才能强大起来。
  自列国纷争以来,各国为了图强争先变法,变法是为了图强,是为了强国。
  若不变法,若不强大自身就会被诸国吞并分食。
  秦人深刻体会过列国要分食秦国土地的耻辱。
  所以,老秦人口耳相传也好,至少这个精神不能被忘记。
  卷宗所记载的各县县志都是有关人口变化的,这也是扶苏近来学习国政的主要功课之一。
  其实现在的关中人口,还不及当年秦国东出之前的鼎盛时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