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渣打银行的底线(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躲不开,那就只能合作,把东亚银行拉过来一起合作。
  “这些条件,简直是要把我们渣打银行逼上绝路啊!”一位高层愤怒地拍着桌子,脸上满是愤怒与无奈。
  “是啊,国际资源是我们多年苦心经营才积累下来的,那是我们在全球金融市场立足的根本,他们东亚银行想要利用这个机会,直接让我们将国际资源共享,简直就是在为我们自己培养一个国际竞争对手!”另一名高层苦笑道。
  “还有,补偿金这个条件,以他们狮子大开口的行为,估计没有十亿港元以上,他们都满足不了,可一旦我们渣打银行要对汇沣银行进行收购,哪怕是打压汇沣银行,让收购的代价降低,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到时候,我们自身资金都不足,怎么还有钱给他们补偿呢!”一名高层叹息道。
  后面两个条件,难度更大,他们都没有说,可仅仅前面两个条件,就已经让他们难以答应了。
  为东亚银行谋得一个香江发钞权,从客观能力上讲,渣打银行确实有这本事。
  要知道,渣打银行在英国商界、政界都盘根错节,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给一个殖民地的本土银行弄来发钞权,倒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然而,这前提是“足够的付出”,而这“付出”,恰是他们最为舍不得的。
  说到底,这终究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世界。
  而让他们在暗中谋划收购汇沣银行之际,还要将汇沣银行子公司恒声银行拱手让出,这简直如挖心割肉般痛苦。
  毕竟,在如今的香江金融市场,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与渣打银行在香江的业务资金规模不相上下。
  少了恒声银行这个子公司,即便成功收购汇沣银行,对渣打银行而言也是一大损失!
  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凝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高层们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难道我们真的要因为东亚银行的这几个苛刻条件,就放弃这次收购汇沣银行的绝佳机会吗?”一位高层满脸不甘,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汇沣银行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他们手头上的资金已经没有多少了,只要我们稍加在它们身后插上几刀,就能以极低的代价将其收入囊中,这可是我们拓展香江市场、提升在亚洲金融界地位的千载难逢之机啊,几百亿港元的市场,垂手可得啊!”
  “可东亚银行的条件实在太过苛刻,我们若答应,无异于自断臂膀,损失惨重,甚至在还没有消化完汇沣银行的市场,我们自己就有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另一位高层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国际资源、高额补偿金、发钞权,还有恒声银行,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核心利益?一旦让出,我们渣打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一名老者开口道。
  渣打集团董事会主席是德里克巴伯勋爵,这位堪称渣打银行“掌舵人”的终极boss,从前任董事会主席西里尔霍克爵士手中接过权杖,肩负起引领渣打银行前行的重任。
  在任期间,德里克巴伯勋爵肩负重责,负责监督并制定渣打银行的长期战略规划。
  他高瞻远瞩,确立了渣打银行加大力度聚焦海外商业银行这一核心业务的发展方向,为渣打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德里克巴伯勋爵与汇沣银行的沈弼有着显著的不同。
  沈弼在汇沣银行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常常可以凭借个人判断自作主张,迅速做出决策。
  但德里克巴伯勋爵却难以做到这般随心所欲。
  渣打银行内部有着更为复杂严谨的决策机制和多方利益考量,每一个决策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权衡与讨论。
  这也是为何一个议题在会议上开了两三天,都未能得出一个准确决定的原因。
  德里克巴伯勋爵看着会议室乱糟糟的一团,叹了口气。
  如今香江的渣打银行分行有这么一个机会扩张市场份额,他肯定是不愿意错过。
  即便如今汇沣银行已被东亚银行蚕食了半数市场,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根基与底蕴犹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