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文和之策(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阎忠刚逃回凉州,北宫伯玉便掀起了叛乱,这倒是使得阎忠没有因通缉而被抓捕,大概也算运气好。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等长期受泠征欺压,凉州叛乱倒不是阎忠指使的,确实是因为羌人积怨太深,再加上黄巾大乱带了个头。
  但边章和韩遂杀金城太守陈懿之事,是阎忠出的主意——与韩遂等人不同,阎忠本就心里不满,又被朝廷明文通缉,北宫伯玉叛乱反而遂了阎忠的意。
  这也是凉州叛军能以极快速度壮大的原因之一,很多军将本就对朝廷不满,虽说北宫伯玉确实胁迫了不少名士,但也有很多边将是主动附逆的,所以凉州叛军的战斗力才会那么强。
  可问题是现在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被韩遂弄死了,凉州叛乱平定了。
  再加上众人在金城看到了段颎归乡——段颎的威名在凉州是和神划等号的,这事儿对于羌人而言是战神死而复生了,不管段颎现在是死是活,羌人短期内是绝对不敢冒头的,万一段颎又复活了呢?
  没了羌人这个兵源和顶在前面背锅的名头,凉州众人当然得老实一点,至少不能明着再举叛旗。
  阎忠目前的处境就很尴尬。
  他确实附逆了,身上又有通缉令。
  但他不是叛乱主谋,且一直是韩遂的盟友。
  现在叛乱平定了,刘备和董卓是擅自出兵的,本就没搞清算,韩遂算是弃暗投明,当然没人处置阎忠。
  如果按照刘备和董卓的军报,韩遂应该是首功,如果韩遂得以论功行赏,那阎忠就能因此消除罪名——阎忠是一直和韩遂一同行动的,也算平定凉州的有功之臣,有任何前罪都可以将功补过了。
  原本贾诩还在雒阳奔走——阎忠当初只是说了些逆反的言论,但并没有实际造反,如今又算是平叛有功,这事原本很好解决。
  可是,朝廷却偏偏篡改了军报,韩遂的功劳被抹去了……
  说实话,这事对于韩遂或刘备而言不算什么。
  韩遂虽然没得到功赏,但至少不会被直接视为叛逆,勉强也算洗白了。
  反正韩遂是改了名的,朝廷之前通缉的是韩约……韩遂也巴不得朝廷不理他,只要不翻旧账就行。
  而刘备也不在乎能否得功赏,他的根基从来就不在官爵上,朝廷本来就给不出实质性的好处。
  可阎忠和贾诩这俩倒霉蛋就不一样了。
  既然韩遂得不到功劳,那阎忠肯定会被朝廷继续通缉,说不定还会被视为凉州叛乱的主谋——他曾经煽动皇甫嵩,有前科的。
  就算朝廷不过问凉州叛乱之事,仅仅是之前煽动皇甫嵩造反的通缉未消,也会影响全族子孙的。
  阎忠之前被朝廷一直通缉,是没来得及改名的,现在再想改名换姓肯定也来不及了。
  而贾诩眼下已年近不惑,蹉跎半生却又回到原点,大概率还会再受牵连……
  贾诩在雒阳得知了凉州军报被篡改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快马赶回了金城,免得受牵连被捕。
  阎忠本以为此事已无解。
  但贾诩得知阎忠见到了段颎这个本该死于诏狱的人没死,便有了办法。
  贾诩可没有羌人那么迷信,他可不认为段颎是死而复生,而是想借段颎的威名重新收服叛乱的羌人。
  这既是为了拥兵自重,也是为了将功补过。
  如果阎忠能让先零羌重回大汉怀抱,这种大功怎么也不能算是反贼了吧?
  就算朝廷再怎么不公,就算得不到任何功劳,至少能让朝廷不敢算旧账,哪怕是用黑山张燕的方式让朝廷承认也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