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再去北美(2 / 4)
江一锋看了都觉得有意思,拉张一某来玩微博是正確的,对於双方电影宣传都有益。
至於长城想跟猫眼合作,江一锋没什么意见。
猫眼现在处在高速发展期,需要持续的好电影来增加获客量,不可能只跟锋行传媒一家公司合作的。
只要长城剧组愿意拿出资金来搞票补,猫眼也可以配合。
3.6亿的预售票房成绩出来后,进一步的刺激了环太平洋的火热。
毕竟人都是有从眾心理的。
7月4號,环太平洋正式公映,首日票房就达到了3.03亿!
这个成绩將华国电影市场首日和单日票房纪录提高了整整一倍!
这个成绩令人侧目,但有些人已经觉得不意外了。
比如王撕葱,他就发微博说道:“环太平洋是江导的第一部特效大片,虽然猫眼平台有补贴活动,但电影的整体票价依旧比他之前的《大囧》等电影要高。
更火爆的市场,更高的电影票价,搭配江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创作,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突破3亿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些人看到一天3个亿的票房,就在那里嗷嗷叫的惊嘆,真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確实如王撕葱所言,江一锋的电影一直成功,大家对於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破3亿的成绩,接受度很高。
根本没有人质疑这数据注水。
这就是最弔诡的地方。
其实严格来说,环太平洋这个票房数据是有注水的。
因为imax电影票的特惠补贴,让环太平洋的imax场次上座率畸高,几乎可以说是快满座了。
实际上观眾只了40块钱,但在票房计算上,是按照120到150元计入的。
这部分资金窟窿是猫眼、锋行传媒、imax华国以及院线多方补贴的。
这就相当於一天时间,就让环太平洋多了两三千万的票房。
所以说票补这东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扰乱市场的行为。
但是这次却没人质疑江一锋和环太平洋。
一方面是猫眼打出的“视效特惠”概念,提高了营销的格局,不仅让观眾享受到实惠,还实打实的促进了消费,多次受到官媒表扬;
另一方面是环太平洋自己质量够硬。
这部电影票房基数高,两三千万影响不大。
而且电影拍得太好了。
尤其是看了imax场次的观眾,对於环太平洋那是非常满意,很多人都表示要多看几次。
在华国,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有如此多的imax观眾。
150块的imax票大家都要犹豫一下,但40块钱的imax票就真香了。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买到imax就相当於占了110块的便宜。 ↑返回顶部↑
至於长城想跟猫眼合作,江一锋没什么意见。
猫眼现在处在高速发展期,需要持续的好电影来增加获客量,不可能只跟锋行传媒一家公司合作的。
只要长城剧组愿意拿出资金来搞票补,猫眼也可以配合。
3.6亿的预售票房成绩出来后,进一步的刺激了环太平洋的火热。
毕竟人都是有从眾心理的。
7月4號,环太平洋正式公映,首日票房就达到了3.03亿!
这个成绩將华国电影市场首日和单日票房纪录提高了整整一倍!
这个成绩令人侧目,但有些人已经觉得不意外了。
比如王撕葱,他就发微博说道:“环太平洋是江导的第一部特效大片,虽然猫眼平台有补贴活动,但电影的整体票价依旧比他之前的《大囧》等电影要高。
更火爆的市场,更高的电影票价,搭配江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创作,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突破3亿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些人看到一天3个亿的票房,就在那里嗷嗷叫的惊嘆,真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確实如王撕葱所言,江一锋的电影一直成功,大家对於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破3亿的成绩,接受度很高。
根本没有人质疑这数据注水。
这就是最弔诡的地方。
其实严格来说,环太平洋这个票房数据是有注水的。
因为imax电影票的特惠补贴,让环太平洋的imax场次上座率畸高,几乎可以说是快满座了。
实际上观眾只了40块钱,但在票房计算上,是按照120到150元计入的。
这部分资金窟窿是猫眼、锋行传媒、imax华国以及院线多方补贴的。
这就相当於一天时间,就让环太平洋多了两三千万的票房。
所以说票补这东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扰乱市场的行为。
但是这次却没人质疑江一锋和环太平洋。
一方面是猫眼打出的“视效特惠”概念,提高了营销的格局,不仅让观眾享受到实惠,还实打实的促进了消费,多次受到官媒表扬;
另一方面是环太平洋自己质量够硬。
这部电影票房基数高,两三千万影响不大。
而且电影拍得太好了。
尤其是看了imax场次的观眾,对於环太平洋那是非常满意,很多人都表示要多看几次。
在华国,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有如此多的imax观眾。
150块的imax票大家都要犹豫一下,但40块钱的imax票就真香了。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买到imax就相当於占了110块的便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