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把抓住,顷刻炼化(三合一)(3 / 7)
“说服”的判定非常宽松,就是顾元道的“人脉”体现。
每一次,让顾元道去进行“说服”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失败的可能性。
作为玩家,可能会觉得这是队友的人物特性。
毕竟作为一个rpg游戏,队友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各自必定有着自己擅长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顾元道这种“魅魔”一般的表现,并不正常。
虽然他在朝堂上的人脉的确广,但是每一次“说服”都能成功,也有点太过于离谱了。
当然,在通常情况下,让他去进行“说服”的机会并不多。
可是玩家能够不断地回档、开新档,也就是说,在那么多次的“说服”当中,他依旧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而每一次,都会伴随着那红色闪电的出现。
因为那红色闪电只会在背景当中一闪而逝,也没有多余的提示,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去关注这一点。
顾芳尘现在却知道,那红色闪电,一定和说服有关。
也就是说,后期顾元道,或者说是那个不知何时取代了他的人,有可能拥有干扰别人内心思维的力量。
顾芳尘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开始审视自身。
并且马上就发现了自己行为模式的不对劲。
转折点,就出现在自己发现赵大牛死在自己手上开始。
对于此事的处理,他几乎没有犹豫,太过于冷静……
以顾芳尘对自己的了解,倘若以他正常的性格,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他最后估计会做出一样的决定,但是肯定不会那么果决。
世上唯有“放下”,才是最难的。
因此,他断定自己多半是被顾元道以不知名的手段影响,进入了“心魔”劫。
那么,他此刻的“心魔”,大概率不是别的,正是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因为认知不同而产生的知行不一。
而如何破除“心魔”劫,他也一清二楚。
既然是知行不一产生的“心魔”,自然要让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回归统一。
不管是选择了玩家的身份,还是选择了顾芳尘的身份,只要认知统一了,“心魔”劫自然破解。
但是这样的选择,后续会产生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
在游戏当中,顾芳尘也接触过类似的npc,帮助对方认同某一个身份,两个选择的分支剧情就是南辕北辙,天壤之别。
顾芳尘确定自己此刻是重新回归了一个玩家的心态,把世界当游戏来玩了,并且,因为继承了此前的思想,他决定要走一个好结局。
所以才能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其实这很危险,不管是对世界还是对他自己,如果他突然觉得好结局没意思,打算来个玉石俱焚,那他就得和世界一起灭亡了。
毕竟,此刻,他觉得自己是玩家,那么假世子顾芳尘,也不过只是自己控制的角色而已。
死了也无所谓。 ↑返回顶部↑
每一次,让顾元道去进行“说服”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失败的可能性。
作为玩家,可能会觉得这是队友的人物特性。
毕竟作为一个rpg游戏,队友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各自必定有着自己擅长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顾元道这种“魅魔”一般的表现,并不正常。
虽然他在朝堂上的人脉的确广,但是每一次“说服”都能成功,也有点太过于离谱了。
当然,在通常情况下,让他去进行“说服”的机会并不多。
可是玩家能够不断地回档、开新档,也就是说,在那么多次的“说服”当中,他依旧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而每一次,都会伴随着那红色闪电的出现。
因为那红色闪电只会在背景当中一闪而逝,也没有多余的提示,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去关注这一点。
顾芳尘现在却知道,那红色闪电,一定和说服有关。
也就是说,后期顾元道,或者说是那个不知何时取代了他的人,有可能拥有干扰别人内心思维的力量。
顾芳尘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开始审视自身。
并且马上就发现了自己行为模式的不对劲。
转折点,就出现在自己发现赵大牛死在自己手上开始。
对于此事的处理,他几乎没有犹豫,太过于冷静……
以顾芳尘对自己的了解,倘若以他正常的性格,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他最后估计会做出一样的决定,但是肯定不会那么果决。
世上唯有“放下”,才是最难的。
因此,他断定自己多半是被顾元道以不知名的手段影响,进入了“心魔”劫。
那么,他此刻的“心魔”,大概率不是别的,正是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因为认知不同而产生的知行不一。
而如何破除“心魔”劫,他也一清二楚。
既然是知行不一产生的“心魔”,自然要让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回归统一。
不管是选择了玩家的身份,还是选择了顾芳尘的身份,只要认知统一了,“心魔”劫自然破解。
但是这样的选择,后续会产生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
在游戏当中,顾芳尘也接触过类似的npc,帮助对方认同某一个身份,两个选择的分支剧情就是南辕北辙,天壤之别。
顾芳尘确定自己此刻是重新回归了一个玩家的心态,把世界当游戏来玩了,并且,因为继承了此前的思想,他决定要走一个好结局。
所以才能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其实这很危险,不管是对世界还是对他自己,如果他突然觉得好结局没意思,打算来个玉石俱焚,那他就得和世界一起灭亡了。
毕竟,此刻,他觉得自己是玩家,那么假世子顾芳尘,也不过只是自己控制的角色而已。
死了也无所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