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奔赴港城(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暑假对于胡同里的两个小不点来说, 或者说,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考试。
  当一切尘埃落定,宋言川也从考试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 他们转而关心朋友们未来三年是在哪个学校就读, 大家离得近不近。
  日子又恢复了之前的积极活跃, 宋言川甚至主动约黎涛他们出去打球。
  黎涛开始几天还在沾沾自喜,再怎么说, 他也不差嘛, 毕竟他也是考上41中的人!
  多少人想考还考不上呢!
  开始真等他发现周围朋友一个在渝中区的都没有,黎涛迅速嫌弃起41中距离其他学校太远。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找人玩都没办法玩!”他可怜巴巴的, “能不能让明瑜姐来我们学校门口也开家店啊!”
  他以后吃明瑜酸辣粉都更远了!
  当然, 黎涛这段抱怨,最后又是招来了一顿亲爹的教训——
  “你这臭小子还好意思, 要不是你妈辛辛苦苦拉着你,你还41中——你什么中都读不上,到时候还得你爸我去厂里给你报厂附中的名!”
  ……
  日子就这么鸡飞狗跳地, 在日常之中缓慢流逝, 或许就连这些小不点们, 以后偶尔想到这个暑假,都还会有些怀念。
  而对于大人们来说,这个暑假, 更多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针织总厂门口的路更加车水马龙了, 现在走到街上,就能听见叫卖声。
  观音街那条路上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很多年轻人也在用那条街“练摊”。
  每周周末去朝天门批发一点货回来, 要么是毛线,要么就是外地进的小件儿,像是袜子之类的,周中的时候就在观音街卖。
  只靠着供销社买东西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家里的粮票、肉票甚至不得不专门趁天晴的时候摆出来,稍微敞一敞。
  现在的票证还是能用的,但已经不是那么紧俏了。
  粮食、食用油、肉菜这些,现在都可以在市场上正常买到。
  曾经在猪肉摊负责切肉,那个手握“割肉大权”的阿姨如今再也洋气不起来了。
  不买她的摊,并不影响大家吃肉,甚至那些菜市场上买到的猪肉,还要更新鲜,更美味。
  街上到处都是追赶潮流的年轻男女,大胆、前卫着装,是前两年南城完全见不着的,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一眼望过去就像一条彩虹。
  而这些变化之中,针织胡同也在悄悄地变换着它自己的模样。
  手里有了钱,胡同里头的邻居们三三俩俩地都开始改造起了自己的小家。
  有些是修个小院子,有些是重新把堂屋砸了多起几个房间。
  宋明瑜把客厅重新修缮了一下,铺了新的地砖,又换了粤省那边过来的沙发,打了两扇大窗户出来。
  这样平时堂屋的采光也好许多。
  这年头因为都是红砖墙建房子,采光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堂屋——所谓的客厅其实就是一件单独的屋子,和几十年后那种动不动就落地窗,大横开间的采光没法比。
  加上顶上的吊灯,和前世寻常就能买到的led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有时候还经常跳闸,在堂屋想做点正事看点资料,没多久就眼睛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