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未来的路我想当这个链接的桥梁,将我……(3 / 3)
车上又美其他人,因此上了车后,苏建华又重复问了遍祝成蹊到底有什么主意。
祝成蹊之前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
刚穿越那会儿,她和所有穿友一样只是想靠着先知在改革开放后当起飞的猪,赚点钱,买房囤四合院,当个平平无奇的包租婆,每天的生活就是穿着老头汗衫和夹板拖鞋,提着一大串钥匙去收租。
可随着她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她就和现实里的人牵扯越来越深。
尽管她一开始帮迎胜村做草编的目的并不纯粹,只是想让自己在村里的日子好过些,但后来事情越做越多,摊子越铺越大,眼前的现实就是整个迎胜村乃至安美公社,甚至包括科特齐尔村以及其他地方来迎胜村工作的工人都因为她改变了自身原本的轨迹。
他们信任她,也期盼她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而这种期盼和信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她最初的想法。
所以她之前才会主动在知道村里草编生意会面临困境后早早打算,开辟新的思路。
其实那时候的她也可以完全不管的。
因为她那时候已经在村里彻底立足,就算她不想别的办法,只是让村里平平无奇地卖蚕茧,或者卖丝绸都不会影响她的地位和舒服的生活,可她还是主动帮忙想了办法。
那时候的她甚至都没想过撒手这个念头,却一遍又一遍的以为自己只是顺便帮忙。
可这段时间,她不止一次地回想自己这一年走过的路,不断地审核自己的内心,她不得不承认的是她虽然总是说不知道未来怎么走,干什么,但她其实早就已经在路上了。
不论是从52888那里换来的很多古代技艺的资料以及现实信息,还是她目前做的一系列事情都为她指明了一个方向。
她想研究那些古老流传下来的技艺,想要把他们发扬和创新后推广出去,这样既可以宣扬国家自身的文化,也能让很多人赚到钱。
这个时代的信息不通畅,平均文化程度也低,很多人想不到这些,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这些东西其实只要一个指点或者一点点机会,就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就好比眼前的苏建华。
他所负责的竹艺品的市场变化就是这种例子。
祝成蹊看着他说:“苏主任,竹艺品想要卖的更远更广,最主要的还是创新。但我个人的力量和创新的点子其实是有限的,不过有句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我建议你们回头可以多搞搞这种创造力的事儿,像我们村的所有厂子就有一条规定是不管是厂里的工人还是普通的社员,只要有人做了创新的设计,并且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那就会拿到不同比例的奖励,所以村里面经常会有人搞点新点子出来,虽然大多数都没用,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 ↑返回顶部↑
祝成蹊之前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
刚穿越那会儿,她和所有穿友一样只是想靠着先知在改革开放后当起飞的猪,赚点钱,买房囤四合院,当个平平无奇的包租婆,每天的生活就是穿着老头汗衫和夹板拖鞋,提着一大串钥匙去收租。
可随着她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她就和现实里的人牵扯越来越深。
尽管她一开始帮迎胜村做草编的目的并不纯粹,只是想让自己在村里的日子好过些,但后来事情越做越多,摊子越铺越大,眼前的现实就是整个迎胜村乃至安美公社,甚至包括科特齐尔村以及其他地方来迎胜村工作的工人都因为她改变了自身原本的轨迹。
他们信任她,也期盼她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而这种期盼和信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她最初的想法。
所以她之前才会主动在知道村里草编生意会面临困境后早早打算,开辟新的思路。
其实那时候的她也可以完全不管的。
因为她那时候已经在村里彻底立足,就算她不想别的办法,只是让村里平平无奇地卖蚕茧,或者卖丝绸都不会影响她的地位和舒服的生活,可她还是主动帮忙想了办法。
那时候的她甚至都没想过撒手这个念头,却一遍又一遍的以为自己只是顺便帮忙。
可这段时间,她不止一次地回想自己这一年走过的路,不断地审核自己的内心,她不得不承认的是她虽然总是说不知道未来怎么走,干什么,但她其实早就已经在路上了。
不论是从52888那里换来的很多古代技艺的资料以及现实信息,还是她目前做的一系列事情都为她指明了一个方向。
她想研究那些古老流传下来的技艺,想要把他们发扬和创新后推广出去,这样既可以宣扬国家自身的文化,也能让很多人赚到钱。
这个时代的信息不通畅,平均文化程度也低,很多人想不到这些,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这些东西其实只要一个指点或者一点点机会,就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就好比眼前的苏建华。
他所负责的竹艺品的市场变化就是这种例子。
祝成蹊看着他说:“苏主任,竹艺品想要卖的更远更广,最主要的还是创新。但我个人的力量和创新的点子其实是有限的,不过有句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我建议你们回头可以多搞搞这种创造力的事儿,像我们村的所有厂子就有一条规定是不管是厂里的工人还是普通的社员,只要有人做了创新的设计,并且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那就会拿到不同比例的奖励,所以村里面经常会有人搞点新点子出来,虽然大多数都没用,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