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崑曲《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且那种预感,开始愈演愈烈!
  同一时间。
  小日子这边。
  演出现场。
  那句歌词很明显引发了不错的反响,现场诸如陈光荣老师这些人,一下便是眼前一亮—
  后台的老陈转眼看了一眼姚长裕,不由咧嘴笑道:“怪不得你看了这小子的作品觉得他有打算,看这架势,估计是真有预谋。”
  说著,他还巴拉了姚长裕一下,问:“矣,你觉得他是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唄?”
  登台口处的姚大师双手负於身后,嘴角带著几分欣赏的笑,摇摇头没有理会好友,他的目光一直放在不远处舞台之上一身戏服的沈铭恩身上。
  那时,沈铭恩的《赤伶》,已经来到了副歌部分。
  却见他粘著兰指,轻声唱著: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顏色~”
  “台上人唱著,心碎离別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作为“国粹”,戏曲曾因门槛高、传播窄,而逐渐显得小眾。
  《赤伶》的音乐风格,是以流行音乐作为载体,提炼戏曲的核心意向与唱腔,让年轻听眾重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实现了“传统活化”。
  这也是哪怕姚长裕这般京剧大师,对於这种类型的作品,也並没有什么意见的原因。
  是,的確,他们这种“专业”的“国家队”,或许看不上这些跟流行音乐的融合,可这样的作品,却能让戏曲走到更多的大眾面前,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吧说句实话,沈铭恩这唱腔啊,多多少少的,还是让姚长裕觉得有些.奇怪。
  没办法,对人家京剧大师来说,那些跟流行音乐融合的“戏腔”真的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可也就在这时候唱完几句副歌,沈铭恩忽的又捏著嗓子,唱了这样几句: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听到这几句的时候,绕是京剧大师姚长裕,也不由眼前一亮—
  別人或许听不出来,但是姚长裕却是能很清晰的一下就认出,沈铭恩演唱的这几句,
  属於是非常经典的崑曲里面的一出名叫《桃扇》的戏。
  《桃扇》,清代文学家创作的一部传奇剧本,讲述了明末南京城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覆灭的歷史。
  故事虽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姚长裕却是知道,这齣戏的主题,可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啊!
  整齣戏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和民族的抗爭精神怪不得听沈铭恩这首《赤伶》的时候,姚长裕一直有种很奇怪的“熟悉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