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辞别(3 / 4)
项元的丧事办得很有排场。
项管事是个能干的,该置办的全置办了,水陆两道也请了人来日夜做法事,声势很大。
从前同项家有生意往来的,少不得上门吊唁,又有催货的、催债的、催着理账的,因知人死账消,此时不掰扯清楚,日后或许就不了了之,于是个个抓着项林这个小儿同项家管事。
项林断了手,又伤了脸,刚开始服了麻沸散,到底又头一回当孝子,还有些新鲜,等跪了一日下来,早不耐烦了,又被众人扯着吵嚷,只觉头疼,一股脑全扔给那项管事,要对方赶紧处理了,随便怎么都行,不要闹到自己面前就好。
但等项家管事好不容易收拾得七七八八,跟那项林一学,对面虽是个小孩,样样都要插嘴,也不知是不是这一向被项元带着跑出跑进,学挑刺倒是挺快,这里嫌弃给得多了,那里不满没有来问自己。
项管事本就是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将把线头理出来,给项林这么胡乱一踢,气得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到底无法,只好又问意见。
偏那项林才几岁,如何给得出意见,不过一气儿乱说,叫项管事肚子里的血都要不够呕。
项家人一走,滑州城中就有不少小道消息。
还未抓到人的时候韩砺便报了岑德彰,使急脚替一人三马星夜进京报信,不过几天功夫,早有漏夜奔驰的京都府衙官吏抵达滑州。
此时滑州州衙已经审到了一半。
那芮福生倒也光棍,想是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了,样样交代得爽快,不独如此,还把项元如何助力自己逃跑的事情,也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便是没有他说,先前上门抓人的差官里头也早有人往外传,即便项元身死罪消,认识的人提起他来,还是免不得互相议论一番,露出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表情来。
滑州乃是水陆通衢,往来商人颇多,项元又是个爱交际的,很快,行商们就把消息带去了四面八方。
从京城到各处,陆陆续续,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场面来说这个事。
不变的却是那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眼神。
“听说了吗,那年初来的行商,姓项的,带两个小儿的那一个……”
“给拐子报信那一个吧?唉,图什么呢!旁的也就罢了,这可是拐子啊!”
跟着这些消息一起往各州、各地扩散的,还有芮福生交代出来的线索。
随着州衙、府衙一封一封的文书、函件送出去,一队又一队的人手随之派出,各处地方被解救出来的苦主也越来越多。
也是这么巧,那项元乡中早年丢了两个小儿,今次拔出萝卜带出泥,竟是把人一道给找了出来,送了回去。
亲人重逢,自有一番痛哭流涕,感动心酸,但人已经找回来了,少不得要问案情,问贼首,再问最后会怎么治罪。
案子虽未结,祸首死罪是逃不了的,再问余孽,问来问去,州衙没有多说,外头却能打听。
城小熟人多,都是乡里乡亲,一人知道,等同于人人知道。
一夜之间,项家名声扫地。
***
正在案子审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滑州的新河道终于通了。
是很平常的一个下午,当闸门一开,主道的水流奔涌而出,顺着新河道,直直汇入王景故道的时候,河岸边无数人发出了欢呼声。
河道虽通,仍有许多首尾需要收拾,但已经用不着这许多人手,宋妙的差事也总算告一段落。
在滑州虽然只有不足两个月,她却认识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可谓收获满满。
今次河道通的时候,韩砺还特地把伙房上下都请到岸边一同观看。 ↑返回顶部↑
项管事是个能干的,该置办的全置办了,水陆两道也请了人来日夜做法事,声势很大。
从前同项家有生意往来的,少不得上门吊唁,又有催货的、催债的、催着理账的,因知人死账消,此时不掰扯清楚,日后或许就不了了之,于是个个抓着项林这个小儿同项家管事。
项林断了手,又伤了脸,刚开始服了麻沸散,到底又头一回当孝子,还有些新鲜,等跪了一日下来,早不耐烦了,又被众人扯着吵嚷,只觉头疼,一股脑全扔给那项管事,要对方赶紧处理了,随便怎么都行,不要闹到自己面前就好。
但等项家管事好不容易收拾得七七八八,跟那项林一学,对面虽是个小孩,样样都要插嘴,也不知是不是这一向被项元带着跑出跑进,学挑刺倒是挺快,这里嫌弃给得多了,那里不满没有来问自己。
项管事本就是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将把线头理出来,给项林这么胡乱一踢,气得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到底无法,只好又问意见。
偏那项林才几岁,如何给得出意见,不过一气儿乱说,叫项管事肚子里的血都要不够呕。
项家人一走,滑州城中就有不少小道消息。
还未抓到人的时候韩砺便报了岑德彰,使急脚替一人三马星夜进京报信,不过几天功夫,早有漏夜奔驰的京都府衙官吏抵达滑州。
此时滑州州衙已经审到了一半。
那芮福生倒也光棍,想是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了,样样交代得爽快,不独如此,还把项元如何助力自己逃跑的事情,也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便是没有他说,先前上门抓人的差官里头也早有人往外传,即便项元身死罪消,认识的人提起他来,还是免不得互相议论一番,露出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表情来。
滑州乃是水陆通衢,往来商人颇多,项元又是个爱交际的,很快,行商们就把消息带去了四面八方。
从京城到各处,陆陆续续,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场面来说这个事。
不变的却是那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眼神。
“听说了吗,那年初来的行商,姓项的,带两个小儿的那一个……”
“给拐子报信那一个吧?唉,图什么呢!旁的也就罢了,这可是拐子啊!”
跟着这些消息一起往各州、各地扩散的,还有芮福生交代出来的线索。
随着州衙、府衙一封一封的文书、函件送出去,一队又一队的人手随之派出,各处地方被解救出来的苦主也越来越多。
也是这么巧,那项元乡中早年丢了两个小儿,今次拔出萝卜带出泥,竟是把人一道给找了出来,送了回去。
亲人重逢,自有一番痛哭流涕,感动心酸,但人已经找回来了,少不得要问案情,问贼首,再问最后会怎么治罪。
案子虽未结,祸首死罪是逃不了的,再问余孽,问来问去,州衙没有多说,外头却能打听。
城小熟人多,都是乡里乡亲,一人知道,等同于人人知道。
一夜之间,项家名声扫地。
***
正在案子审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滑州的新河道终于通了。
是很平常的一个下午,当闸门一开,主道的水流奔涌而出,顺着新河道,直直汇入王景故道的时候,河岸边无数人发出了欢呼声。
河道虽通,仍有许多首尾需要收拾,但已经用不着这许多人手,宋妙的差事也总算告一段落。
在滑州虽然只有不足两个月,她却认识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可谓收获满满。
今次河道通的时候,韩砺还特地把伙房上下都请到岸边一同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