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拔毛(2 / 4)
又问宋妙滑州一行是否顺利,预备什么时候继续出摊。
宋妙一一答了,最后道:“我才回来,还有些事情要办,想着躲一躲懒,略歇一歇,另琢磨换些新吃食——约莫过个几日吧,暂且还不确定。”
“公子这几日如若得空,若躲得过热,尽可以过来吃个便饭,先前说了许多次,都没怎么正经吃上。”
何七旁的不管,听得一个“换”字,一吓,道:“要换哪个,好端端的,做什么要换?”
“我正想着把烧麦给换了。”宋妙道,“三伏天,吃大热的肉烧麦到底有些腻,笋也早过了季,没了这一味,那素烧麦总差一点鲜——公子觉得怎样?”
“那糯米饭没事的吧??”
“糯米饭不怕,四季都合吃。”
何七顿时松了口气,琢磨了一会,认真道:“我方才把近来吃过的菜色都想了一回,因天时热,确实都没什么胃口,把烧麦换走也好,等苦夏过了,再把这几色都请回来——我寒日里太爱宋小娘子做的那羊肉烧麦同笋丁素烧麦!”
又问打算出什么新吃食。
“还在想,实在天气太热,只怕有些放一放容易变味,叫人吃坏了肚子就麻烦了。”
譬如素烧麦里那豆腐干子就是夏日极容易放坏的,因是黄豆所制,天气一热,露天放又不好,放锅里更不好——要是不能一直滚着锅,加盖捂不了两个时辰就会发酸,在干荷叶里焖久了也不好。
“常吃的、好做的、好卖的,食巷里头都有人卖了,只怕我这里新出的未必有原本的讨人喜欢——公子不要太想着才好,免得来日失望。”
何七闻言,立刻狠狠摇头,道:“宋小娘子居然也会胡说八道!你做的吃食,我还没有吃到过不喜欢的!”
又道:“其实可以做馒头,酸菜肉馒头什么的,我看学中许多人都爱吃!”
宋妙笑道:“已经有人做了,那摊主的羊肉馒头滋味很不赖。”
“以你的手艺,哪怕百十来个人一道做,也比不上!怕什么!”
“大家各有手艺,还是各做各的,和气生财的好。”宋妙笑笑,“只是要多谢何公子偏爱。”
何七愣了愣,复又一笑,道:“正是,是我想左了。”
两人说着话,后头却有那梁严捧了时鲜果子同小食出来。
宋妙上前去接了,摆在桌上。
何七忙也跟着站起身来,道:“方才还没来得及问——却不晓得这一位……”
“是我早前认识的梁家弟弟,正好在滑州重逢,今次进京欲要入馆习武。”
宋妙几句一提,又向梁严介绍何七。
梁严立刻上前行了一礼。
何七忙把人扶了起来,伸手在腰间一通乱摸,最后解下系着的香囊,递道:“头一回见,也没别的东西,里头只有两个小锞子……”
梁严哪里敢接,唬得不行,忙做躲让,又急急看向宋妙。
宋妙是把玩过珠姐儿香囊的,此时再见何七这一枚,就晓得虽然图样尺寸略有不同,绣工俱是上佳,里头又有不知金锞子还是银锞子,价值只有更贵。
梁严这个小儿怕欠人情不能还怕得要死,虽然知道何七全是好意,只有送出,并不图收回,但她还是不想叫前者心中负担过重,便笑着上前拦了,道:“公子可别为难他啦,家里大人不在边上,他家教好,不敢收的。”
又道:“小严还在寻访武馆、武师父,公子若有合适的,帮他留心一回,告诉我们一个名字,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何七本是诚心要给见面礼,此时听得宋妙这么一说,又看那梁严局促模样,就晓得自己行事出了差错。 ↑返回顶部↑
宋妙一一答了,最后道:“我才回来,还有些事情要办,想着躲一躲懒,略歇一歇,另琢磨换些新吃食——约莫过个几日吧,暂且还不确定。”
“公子这几日如若得空,若躲得过热,尽可以过来吃个便饭,先前说了许多次,都没怎么正经吃上。”
何七旁的不管,听得一个“换”字,一吓,道:“要换哪个,好端端的,做什么要换?”
“我正想着把烧麦给换了。”宋妙道,“三伏天,吃大热的肉烧麦到底有些腻,笋也早过了季,没了这一味,那素烧麦总差一点鲜——公子觉得怎样?”
“那糯米饭没事的吧??”
“糯米饭不怕,四季都合吃。”
何七顿时松了口气,琢磨了一会,认真道:“我方才把近来吃过的菜色都想了一回,因天时热,确实都没什么胃口,把烧麦换走也好,等苦夏过了,再把这几色都请回来——我寒日里太爱宋小娘子做的那羊肉烧麦同笋丁素烧麦!”
又问打算出什么新吃食。
“还在想,实在天气太热,只怕有些放一放容易变味,叫人吃坏了肚子就麻烦了。”
譬如素烧麦里那豆腐干子就是夏日极容易放坏的,因是黄豆所制,天气一热,露天放又不好,放锅里更不好——要是不能一直滚着锅,加盖捂不了两个时辰就会发酸,在干荷叶里焖久了也不好。
“常吃的、好做的、好卖的,食巷里头都有人卖了,只怕我这里新出的未必有原本的讨人喜欢——公子不要太想着才好,免得来日失望。”
何七闻言,立刻狠狠摇头,道:“宋小娘子居然也会胡说八道!你做的吃食,我还没有吃到过不喜欢的!”
又道:“其实可以做馒头,酸菜肉馒头什么的,我看学中许多人都爱吃!”
宋妙笑道:“已经有人做了,那摊主的羊肉馒头滋味很不赖。”
“以你的手艺,哪怕百十来个人一道做,也比不上!怕什么!”
“大家各有手艺,还是各做各的,和气生财的好。”宋妙笑笑,“只是要多谢何公子偏爱。”
何七愣了愣,复又一笑,道:“正是,是我想左了。”
两人说着话,后头却有那梁严捧了时鲜果子同小食出来。
宋妙上前去接了,摆在桌上。
何七忙也跟着站起身来,道:“方才还没来得及问——却不晓得这一位……”
“是我早前认识的梁家弟弟,正好在滑州重逢,今次进京欲要入馆习武。”
宋妙几句一提,又向梁严介绍何七。
梁严立刻上前行了一礼。
何七忙把人扶了起来,伸手在腰间一通乱摸,最后解下系着的香囊,递道:“头一回见,也没别的东西,里头只有两个小锞子……”
梁严哪里敢接,唬得不行,忙做躲让,又急急看向宋妙。
宋妙是把玩过珠姐儿香囊的,此时再见何七这一枚,就晓得虽然图样尺寸略有不同,绣工俱是上佳,里头又有不知金锞子还是银锞子,价值只有更贵。
梁严这个小儿怕欠人情不能还怕得要死,虽然知道何七全是好意,只有送出,并不图收回,但她还是不想叫前者心中负担过重,便笑着上前拦了,道:“公子可别为难他啦,家里大人不在边上,他家教好,不敢收的。”
又道:“小严还在寻访武馆、武师父,公子若有合适的,帮他留心一回,告诉我们一个名字,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何七本是诚心要给见面礼,此时听得宋妙这么一说,又看那梁严局促模样,就晓得自己行事出了差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