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架势(2 / 4)
“我看咱们姐儿吃,软乎乎,都不用水就,一下子就吞进去了,本还嚷著再要,因是糯食,我也不敢叫她多吃,忙拦下来了。”
贺老夫人是吃糯食的行家,听得竟是有点坐立不安起来,不禁问道:“这样软么?”
那嬤嬤虽没吃过,却是答得斩钉截铁,道:“七小少爷夸个不停,说吃了同没吃一样,一下子就滑进肚子了!他那样嘴刁,说的话想必靠得住!”
贺老夫人忍不住道:“那我得试试!”
又道:“自进了京,虽也能找到南边厨子,做出来年糕也好、糍粑也好,全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也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我总觉得水也有问题,连呼的气都不对的!”
她急忙又同那侍女道:“送帖子时候再问一问那小娘子,只说今日的菜,旁的不打紧,那糍粑、紫苏黄瓜同冰镇咕嚕肉,我很想试一试,看看她能不能备上!”
珠姐儿小,见识自然少,见到个蓑衣黄瓜,只觉得又稀奇又好玩,吃到夜来香猪肉片汤,因喜欢,反覆夸了又夸,稀罕得不得了。
贺老夫人这样的年纪,出挑的刀工也不晓得见过多少,对所谓的新口味、把戏並不怎么感兴趣,因牙口不太好,她更喜欢咬得动,却又不是一味蒸燜燉的,希望厨子能把熟悉的家常的食材做出好口味、好口感来,尤其又怀旧,故而一番听下来,中意的是那软熟的紫苏黄瓜同麻糍,另还有又冰又热,偏又一点都不硬的酸甜口肉。
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麻糍。
虽不知道那宋家食肆做出来究竟是什么口感,又合不合自己口味,一想到小时候姐妹几个围著火炉烤糍粑吃的场景,贺老夫人不由得就生出几分期待来。
夏天不合拿来烤,但要是当真能像小时候味道,哪怕有个六七分呢,也能砸吧砸吧嘴了!
***
贺家在准备拜帖的时候,宋妙正听程二娘回话。
从前她就很满意二娘子行事,这一趟外出两个月,回京之后,见得对方做事那样细致,又有章法,她就更器重了。
因打定了主意要找车夫,平日里那车夫除却接送大饼来食肆,运送採买的食材,其余大部分时间是要跟著程二娘外送各色吃食,故而这寻僱车夫的差事,她就让对方自己选个合適的。
程二娘的差事办得很快。
“原是想请中人帮忙荐人,可看了好些个,要不就是嘴上无毛,要不就是做事太粗的,也有话都说不囫圇的,我想著到底用生不如用熟,就去这一阵子咱们常找车夫的地方看了看,正好有个许师傅来揽客。”
“我记得叫过他几回,今次一问,晓得咱们这里想要包半日车,他就说自己要来,问了价钱,说了上工下工时辰,他都一口答应。”
“这人今年三十九,看著个子还挺高大的,也是京城人氏,夸口说对街巷熟悉得很,家里有个六口人……”
程二娘把那许车夫的情况交代了一遍。
宋妙听著没什么印象。
程二娘又道:“其实未必十分合適,但好在毕竟是京城人,熟悉路,住得也近,就是嘴巴子有点碎,不过车夫本来就只管赶车,也不是不能忍——咱们时辰有些早,有些人不怎么肯答应,要来討价还价的。”
这话说得自有几分道理,宋妙也挺认同的。
她开的就是市价,虽然一般来说半早上就能把活干完,上工的时间並不长,只要下午再来接一回大饼回家就行,但是用车的时辰非常早。
——要去接大饼,还要採买运送当天新鲜的肉、菜,肯定得早早就出发,不然家里拿什么出摊?
宋妙略一思索,便道:“此事既是安排了二娘子,就全由你做主——要是来得及,请他明天就先上工吧,正好接大饼!”
程二娘本想说叫那许师傅过来给宋妙再看看,若是不妥当,就换一个,若是妥当,再叫他上工,但此时听得“全由你做主”五个字,一则肩上无形间就有了一挑担子似的,二则又有些踌躇满志,很希望光靠自己就能把事情办好。
她忙道:“等人来了,先用几天看看人怎么样,要是实在不好,再换也来得及!”
於是事情由此定下。
第二天一早,果然那许师傅就拿骡车送了大饼过来。 ↑返回顶部↑
贺老夫人是吃糯食的行家,听得竟是有点坐立不安起来,不禁问道:“这样软么?”
那嬤嬤虽没吃过,却是答得斩钉截铁,道:“七小少爷夸个不停,说吃了同没吃一样,一下子就滑进肚子了!他那样嘴刁,说的话想必靠得住!”
贺老夫人忍不住道:“那我得试试!”
又道:“自进了京,虽也能找到南边厨子,做出来年糕也好、糍粑也好,全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也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我总觉得水也有问题,连呼的气都不对的!”
她急忙又同那侍女道:“送帖子时候再问一问那小娘子,只说今日的菜,旁的不打紧,那糍粑、紫苏黄瓜同冰镇咕嚕肉,我很想试一试,看看她能不能备上!”
珠姐儿小,见识自然少,见到个蓑衣黄瓜,只觉得又稀奇又好玩,吃到夜来香猪肉片汤,因喜欢,反覆夸了又夸,稀罕得不得了。
贺老夫人这样的年纪,出挑的刀工也不晓得见过多少,对所谓的新口味、把戏並不怎么感兴趣,因牙口不太好,她更喜欢咬得动,却又不是一味蒸燜燉的,希望厨子能把熟悉的家常的食材做出好口味、好口感来,尤其又怀旧,故而一番听下来,中意的是那软熟的紫苏黄瓜同麻糍,另还有又冰又热,偏又一点都不硬的酸甜口肉。
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麻糍。
虽不知道那宋家食肆做出来究竟是什么口感,又合不合自己口味,一想到小时候姐妹几个围著火炉烤糍粑吃的场景,贺老夫人不由得就生出几分期待来。
夏天不合拿来烤,但要是当真能像小时候味道,哪怕有个六七分呢,也能砸吧砸吧嘴了!
***
贺家在准备拜帖的时候,宋妙正听程二娘回话。
从前她就很满意二娘子行事,这一趟外出两个月,回京之后,见得对方做事那样细致,又有章法,她就更器重了。
因打定了主意要找车夫,平日里那车夫除却接送大饼来食肆,运送採买的食材,其余大部分时间是要跟著程二娘外送各色吃食,故而这寻僱车夫的差事,她就让对方自己选个合適的。
程二娘的差事办得很快。
“原是想请中人帮忙荐人,可看了好些个,要不就是嘴上无毛,要不就是做事太粗的,也有话都说不囫圇的,我想著到底用生不如用熟,就去这一阵子咱们常找车夫的地方看了看,正好有个许师傅来揽客。”
“我记得叫过他几回,今次一问,晓得咱们这里想要包半日车,他就说自己要来,问了价钱,说了上工下工时辰,他都一口答应。”
“这人今年三十九,看著个子还挺高大的,也是京城人氏,夸口说对街巷熟悉得很,家里有个六口人……”
程二娘把那许车夫的情况交代了一遍。
宋妙听著没什么印象。
程二娘又道:“其实未必十分合適,但好在毕竟是京城人,熟悉路,住得也近,就是嘴巴子有点碎,不过车夫本来就只管赶车,也不是不能忍——咱们时辰有些早,有些人不怎么肯答应,要来討价还价的。”
这话说得自有几分道理,宋妙也挺认同的。
她开的就是市价,虽然一般来说半早上就能把活干完,上工的时间並不长,只要下午再来接一回大饼回家就行,但是用车的时辰非常早。
——要去接大饼,还要採买运送当天新鲜的肉、菜,肯定得早早就出发,不然家里拿什么出摊?
宋妙略一思索,便道:“此事既是安排了二娘子,就全由你做主——要是来得及,请他明天就先上工吧,正好接大饼!”
程二娘本想说叫那许师傅过来给宋妙再看看,若是不妥当,就换一个,若是妥当,再叫他上工,但此时听得“全由你做主”五个字,一则肩上无形间就有了一挑担子似的,二则又有些踌躇满志,很希望光靠自己就能把事情办好。
她忙道:“等人来了,先用几天看看人怎么样,要是实在不好,再换也来得及!”
於是事情由此定下。
第二天一早,果然那许师傅就拿骡车送了大饼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