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鸡汤馄饨,豆腐酿肉……(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乔家没人当官,王闯只是秀才,若是王闯能中个举人,往后只是当个七品小官,都能庇佑乔家。
  只是乔绵绵听她四姐说了,王闯在书院里一般般,明年乡试很难有好消息。
  馄饨都包好了,待会煮熟后,勺入鸡汤做汤底,那才叫一个鲜。
  小炉子上剁了鸡汤,加了虫草花,乔绵绵打开砂锅盖子,尝了一小口,鲜中带甜,自家养的鸡就是不一样。
  “大哥,我留一部分鸡肉和鸡汤,你待会吃完饭给大嫂送去。然后你在家陪大嫂就行,过了正午,食铺里不多人,有我们就行。”乔绵绵把鸡油都给撇了,待会用来炒青菜,会别有一番风味。
  罗家的菜肴要先做,锅中加猪油,再来姜蒜暴香后,加入小青菜和肉丝,最后加切丝的鱼饼调味。
  鱼饼本就带了咸味,调味只需要少量酱油,沿着锅边淋下,激发出酱香味即可。鱼饼不能炒太久,会失去韧性弹牙的口感,出锅前来上一把韭菜叶,香喷喷的炒鱼饼就好了。
  其他炖煮的菜,已经让周善周群兄弟送去,这会炒的菜,乔绵绵喊来了两个表哥。
  秋收后,林银山和林铜山又来乔家外送,他们都想多挣钱,好补贴家用。
  锅中的馄饨煮熟后,乔绵绵放入鸡汤中,最后来几颗红亮的枸杞配色,鸡汤虾仁馄饨就做好了。
  乔绵绵给大嫂也留了几颗馄饨,她自己只尝一个,加了虾仁后,馄饨口感q弹,入口便是鲜味,“银山表哥,一定要提稳点。罗家是我们家老顾客了,送到罗家时,多问两句今天菜色满不满意。”
  “好,我都记下。”林银山提着装馄饨的食盒,让弟弟提好拿的。
  做完罗家的菜,食铺开始上客人,后厨里再次忙碌起来。
  今儿陆昭带着陆老太太来食铺吃饭,他们在二楼雅间。
  乔家兴说今日炖了鸡汤,“可以煮混沌,也可以煮鱼肉羹。自家养了两年以上的老母鸡,一早上便开始炖的,老太太可以尝一尝。还有我家的红烧猪蹄,同样软烂,适合老人家吃。陆大人喜欢的豆腐,今日做了豆腐酿肉,您要不要尝一尝?”
  陆昭说听祖母的。
  陆老太太一大早去看宅院,这会早就饿了,问什么能快点做。
  “馄饨和面条是最快的。不过今日面条已经卖完了,需要重新揉面,不如来一碗鸡汤馄饨先垫垫肚子,我们再给你们上其他菜?”乔家兴跑堂久了,嘴皮子越来越能说。客人一个语气,或者一声叹气,他便能猜到客人的心思。
  “那就按你说的来。”陆老太太道。
  乔家兴下楼没多久,便端来了鸡汤馄饨,“你们先吃,其他菜随后就到。”
  陆老太太是真的饿了,孔嬷嬷帮她盛了一碗馄饨,刚吃一口,河虾的鲜味直冲天灵盖。鸡汤撇了油,喝起来清爽不油腻,鲜味特别足,让她有些意外,“我没想到,这种小菜馆的鸡汤,竟然能炖得如此清亮鲜甜。难怪青酒能吃那么胖,往后不用担心你们吃饭了。”
  一碗馄饨下肚,陆老太太有精力多了,“今早看的宅院,你挑一个。”
  陆昭挑了个近一点的,陆老太太却嫌弃太小了,“才三进的宅院,往后你娶妻生子,再到三世同堂,哪里够住?”
  在老人家眼中,自家孩子肯定会儿孙满堂,长命百岁。而且她这次来,带上大部分家产,就为了孙子在临安过上富贵舒服日子。
  “主路三进,东边还带了花园庭院,已经不小了。”陆昭解释道,“我来临安是去城隍司做事,又不是当知府,或者身有爵位。若是我把排场摆太大,您让知府大人怎么想?临安那些富庶人家,又会怎么看我?”
  “还是不要太高调,至于您说的三世同堂,真有那一日,再购买宅院给子孙就行。”
  “好好好,你总有你的道理,那就按你说的办。”陆老太太道。
  “还有汴京城外的土地,还是给弟弟们吧。”陆昭思来想去,做了决定,“房契我拿着,但我不回汴京,拿着地契也不好打理。庶出弟弟们年纪尚小,我作为兄长,无法给他们当榜样,那些田地就当我这个大哥的一些心意。”
  见祖母要开口,陆昭赶忙道,“我会用您给的银钱,在临安重新置地置产,这也更方便我打理产业,您说是不是?”
  陆老太太看着大孙子,再次叹气,“你啊,就是人太好。既然你想得到那几个小子,那就按你说的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