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中医文献馆,归(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说便到了中午放学时间,听着外面叮铃铃的铃声?和学生的跑动、打闹声?,两人住了嘴,收拾东西去吃饭,路上陈教?授讲他这半年找过?的地方、风俗、饮食文化。
  吃罢饭,略午休了会儿,两人各骑着辆自行车去卢湾区南昌路218号中医文献研究馆,它在1956年成立之初,设立验方等7个?业务组。
  两人到地方,拿着学校开的介绍信先去找苏馆长。
  由他领着去了验方组,组长余文文,爷爷是沪市中医界的大拿余宗业,最擅长的是儿科。
  知道来人是邱秋,余文文惊讶地瞪大了眼:“邱医生你?多大?”双眼清澈得不染尘埃,像一个?被家人保护得很好、未成年的高中生。
  “24岁。”
  “本命年啊!”余文文打量邱秋,见她衣着简单,一头秀发用一方帕子随意地系了一下,浑身上下不见一点红色,笑道:“改天送你?一朵红头花。”
  苏馆长瞪她:“我们要相信科学,别搞迷信。”
  余文文轻哼:“中医有哪些是能用科学来解释的?”比如经络、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
  苏馆长点点她,“你?给我等着……”
  “呵,又想找我爷爷告状啊。”
  邱秋“扑哧”笑道:“余组长,收来的献方我们能看看吗?”
  “哦,这边请。”
  50年代末沪市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献方运动中,中医文献研究馆曾从数千张验方中精选了982张方子,分为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八章,主编出版了《验方选编》。
  这本《验方选编》,邱秋在广济的图书馆曾看过?,每科又分病名、主治、方药、用量、制法、用法等。
  1960年,中医文献研究馆又从各医疗机构或群众直接献给市卫生局的5.7万余方中精选351方,出版了第二辑,全书分为六病门,(感冒、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痢疾)、诸虫门、妇科门等,每方有主治、药物?、用法等。这本邱秋亦看过?,并?和上本一样倒背如流。
  她这次前来,要看的是选剩下的方子和1960年之后?的献方。
  余文文将二人领进资料库,倒了两杯白开水便去忙了。
  邱秋和陈教?授一头扎进各式方子中,便沉浸了进去。
  晚上八点多,馆中诸人早就下班了,两人才在余文文的连声?催促下放下手中方子,拿上公文包出了资料室。
  余文文将两把钥匙递给二人:“这是资料室的钥匙,什么时候不用了,再?还?给我。”
  邱秋接过?钥匙道了声?谢,随之又道:“余组长,我每晚能带些献方回去看吗?”
  余文文迟疑了下:“我明天帮你?问问馆长。”
  “好,多谢。”
  三人一前一后?下了楼,推上自行车朝外走去。
  看门的大爷跟余文文打招呼,询问怎么现在才走?
  两人在那聊着,邱秋转头对陈教?授道:“老师,我请您吃饭?”
  陈教?授摆摆手:“快回去吧,昭昭航航该等急了。”
  “真不跟我一起?吃啊?”
  陈教?授瞪她:“我还?用得着跟你?客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