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源的猜测已十分接近真相。他也是在这时候才想起来,出征前,刘昀曾给了他一封信,让他在掌管彭城之后再打开,还说这件事郭嘉也有参与。
  谢源连忙在随身行囊中一阵翻找,找出信,查看内容。
  “广而讲之,发放米粮……”
  念着其中的两句文字,谢源恍然。
  原来,泰山郡后勤运送那么多粮食,并不是为了攻城而准备,而是为了这时候能拿出来用。
  结合郭嘉一路上悠哉的表现,谢源不由怔神。
  难道,世子帐下的那几位谋士,早就料到他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入彭城,占领两个郡国?
  世子他……究竟是从哪找来这么多借借无名,又年轻多智的英才?
  带着难以言喻的心情,谢源向传兵问了郭嘉等人的所在,换上常服与软甲,快步前往目的地。
  谢源赶到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郭嘉站在楔形木梯上,举着一个用纸卷成的空心筒,朝着张昭的方向喊道。
  “张子布,注意声色并茂,既然要作演讲,广而讲之,就不能畏畏缩缩,一定要让民众感受到你澎湃的情感,与藏在古板外表下的火热真心。”
  谢源:“……”
  这是在做什么,不是在商量“演讲”的事宜吗?
  听到郭嘉这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谢源转过视线,将目光投向郭嘉所说的张昭。
  只见张昭脸色僵硬,手中捏着一张“左伯纸”,纸上已经被捏出深深的皱痕。
  他像是忍了很久,终于忍耐不住,冷然一笑:“既然郭属官如此了解,何不亲自示范一番?”
  郭嘉不懂什么叫见好就收,他做出不太符合礼节的耸肩动作,继续刺激张昭的神经:“我来演讲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左伯纸……”
  张昭仿若被戳中死xue,狠狠磨牙。
  昔日蔡伦改良纸张,所制的纸虽然廉价,却不宜书写。这位郭属官从陈国带来的“左伯纸”兼顾物美价廉和便于书写这两点,若能普及,绝对是士人的福音。
  若非此人用“左伯纸”和“发粮”为饵,逼他做这什么“演讲”……
  张昭平复心境,没有在左伯纸上纠缠,只是蹙着眉询问:“几位,当真会为彭城、下邳的民众发放粮食?”
  这个问题,甚至比左伯纸更重要。得不到左伯纸,他最多只会遗憾
  几日,而若是没有陈国发粮救急,这几年经受灾害,又被笮融搜刮走大量存粮的彭城、下邳,这两个郡国的民众在未来半年的时间里怕是得啃树根。
  听到张昭这话,郭嘉收起脸上的嬉笑,慎重地点头:“自然为真。”
  张昭心中松了口气,待视线触及手中的纸张,他额头一跳,咬着牙,开始重新宣读“演讲稿”。
  “各位乡人……”
  “微笑,注意仪态,一定要亲和。”
  张昭抖了抖嘴角,努力弯起唇:“各位乡人,各位义士……”
  “语气轻松点,你是给大家传递好消息,不是在催债,不要把各位这两个字念得这么重。”
  张昭放轻了声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