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天幕重启,邺城大火(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取酒来。”
  当即有士卒手捧一坛烈酒送到了拓跋圭的身边。
  他一把摘下了自己的头盔,拍开了酒坛,将酒水尽数倒在了头盔之中,朝着远处河对岸能看到的一线邙山举了起来,随后将它倾倒在了地上,像是在表达着他对阵亡于洛阳的魏国士卒的祭奠。
  做完这一切,拓跋圭挎着那满是酒味的头盔,最后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一勒缰绳喝道:“我们走!”
  来了又走,像是只为了这样远远向洛阳方向看一眼,向永安看一眼,与被人吓退的,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可对于素来强硬而果决的拓跋圭来说,这不是一个他无法接受的决定。
  至于要如何重新创建他在部将之中的,要如何继续他的称帝大业,他自有打算。
  随军的士卒一向很清楚,在拓跋圭亲自领兵的时候,不必质疑他的决定,沉默着迈开了脚步。
  他们心中是如何想的不重要,起码从王神爱所在的方向看去,魏军的撤离和落荒而逃没有半点关系,而是一种绝对有序的撤兵。
  倘若她贪功冒进一些,选择在此时向魏军的后方发起突袭,出事的大概率会是她。
  不过怎麽说呢,她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和拓跋圭分出高下来。
  她只是收回了远眺的目光,问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贺娀又有片刻的沉默,才回:“我在想,原来他也会惧怕。”
  “你这话说得有些奇怪,行事过于出格的本质一定是惧怕,起码从天幕中所说就能看出,他有畏惧的东西。”
  “不……天幕上说的,和真正看到他后退,感觉是不一样的。”贺娀的眼神里隐约有火光迸现,“也是我第一次正面看到,他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霸主。”
  洛阳战局与这支恰到好处的利箭,能够将拓跋圭逼退回到太行山以北的地方,那麽当这支箭真正射向拓跋圭,射向魏国士卒的时候,她有底气相信,那会带来更多的改变!
  ——这是在她与拓跋圭“重逢”时,从来没想到的收获。
  “可惜还是太便宜他了。”贺娀冷声说道,“函谷关那边有刘将军主持,崤函道的特色又便于发起追击,秦国那边若真大张旗鼓地向洛阳迫近,就算不死也得脱一层皮,拓跋圭却因南北之间有黄河界限得以逃脱……”
  “他现在必定要庆幸了,损失的这两路人马对他来说,还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贺娀既然出自拓跋圭的母族,对他麾下的部落与人员构成,都能说出些门道来。公孙兰和于栗磾身死,对拓跋圭来说虽是不小的损失,但依然能在三两月间恢复过来。
  再加上慕容氏败落,拓跋氏成为北方唯一的胜利者,要填补先前交战的损失并不算难。
  “便宜他了!”贺娀颇为气闷地说道。
  在那张乍看起来柔弱而沉静的面容上,浮现出了一道更为清晰的杀意。
  显然还有些郁闷,为何拓跋圭不能再大胆一些,往河边多走几步,试一试她的弓弩能不能取他性命。
  “那就姑且让他便宜一阵吧,我们还要做好自己的事呢。”
  王神爱抬手下令,这些陈列于河中的渡船立刻调转了船头,向着孟津的方向行去。
  今日用于恫吓拓跋圭的弓弩与箭矢,都是成立斗魁卫后的试验品,远远没到量产的地步。洛阳的重建、应朝的内部秩序整顿,还有荆州官员的战后清算,没有一个可以轻易完成,全都是她即将面对的大工程。哪有那麽多空闲去管,拓跋圭到底是如何训诫士卒、如何补充兵力的。
  就在昨日,函谷关方向已经送来了最新的战报,那位秦王姚兴会做出何种反应,也是她需要仔细观望的事情。
  拓跋圭这边……
  下一次,必定要给他一场更大的打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