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天幕之下的抉择(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有点可惜了,司马德文已经在永安陛下夺位之时被贺将军所杀,没能看到这样的一幕。
  桓玄总算没被作为这一段的主角,最多就是好像被人骗离了战场,这会儿也有了调侃的闲情逸致,问道:“那官员名册和官员特征,应当是陛下给出去的?”
  真是一出天罗地网啊……
  他不知道自己在那个时空到底是如何走向的末路,但从陛下周密的行事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或许是因为他展露出了有意光复士族的迹象,对于陛下来说便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也正该引以为戒才是。
  王神爱答道:“大概吧。”
  但官员名册这种东西,又不是需要保密的文档,能拿到它的人多不胜数。
  官员特征这种东西,也有可能是用其他方式拼凑出来的。
  也不一定就是她给的。
  要是在她给出了指导方针之后,下面的这些人还不能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完整的寻人方案,那也趁早不用干了。
  而且非要说的话,对于当时身陷刀斧场的官员来说,她应该不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更容易遭到怀疑的是——
  【君臣见面,也无法挽回他们死亡的结局。】
  【天街踏尽公卿骨,也必须以士族遭受绝对的重创作为收尾。】
  【昔日曾为司马道子出谋划策的庾楷,凭借着出身庾氏的身份,在桓玄入主朝政,司马德文继位之后,仍旧得以保全性命。现在与他的长子庾鸿一并被杀。】
  【陈郡谢氏出身的谢重试图将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藏匿在仆从之中,却被不甘心遭遇不公对待的其他兄弟给供了出来,最终死了个整整齐齐。】
  【侍中王桢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孙子,王徽之的儿子,算起来与永安陛下乃是同辈人,她的堂兄,也被一刀枭首,没给留一条活路。】
  【右将军谢琰原本不在建康,在发觉革命军的进攻突破了建康城墙后,为求救出家人冒险驰援。若说他这爱子之心,姑且还能称道一二,但他为官不能救民,为将不恤士卒,被俘得轻而易举,连带着建康城中的谢肇和谢峻一并被杀。】
  ……
  一个个名字被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报了出来。
  比起先前那个“杀”字,更有了一种扑面而来的血腥。
  这些人里,有的已经死了,比如之前丧命在桓玄手中的谢琰。
  有的人已经不在建康,也失去了往日的高贵地位,比如被褫夺侍中身份的王桢之,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琅琊了,被迫住在这战乱前线。
  还有的,倒是仍旧活着,只是活在监牢之中。
  ……
  天幕之上的建康,曾经流淌着脂粉的护城河水中,已经化作了一片血色,流入远处的大江之中。
  庾楷听着外头传来的天幕声音,听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忽然耳朵一动。
  他还听到,监牢一角的滴漏水声中,忽然多出了两道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便有两个身着狱卒衣衫的身影向着他的方向奔来。
  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天幕之上,竟让这座监牢之中疏于管理,也让有人找到了这个探监的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