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秦国赴约(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牢之:“……?”
  很好,他决定收回觉得那像是一支正经队伍的评价!这才几天,孙恩就把孙无终影响成这样,当上劫匪了!
  小卒探过来:“将军,咱们要追讨回来吗?”
  “不追了!”
  追什么追啊。
  刘牢之无语地又往远处看了一眼,“他们要是办的差事对不起这多带走的粮草,待陛下折返之后我再上报。”
  算起来也不能怪孙无终干出了这种事情。
  他们在吴会一带的田庄里,真是收缴出了太多东西,也从没有如现在一般意识到,原来他们还可以打这样富裕的仗。
  ……
  相比之下,反而是洛阳这头虽然得到了后方来自荆州的补给,食物依然不算太充裕,在接应了东面越过虎牢关而来的流民后,更需要精打细算。
  但应军已是这样,其余两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哪一方都是被迫响应天幕带来的改变,向洛阳发兵,谁能将己方的后备资源跟上,谁的处境就会更为舒坦。
  拓跋圭反应够快,也在抵达洛阳前完成了分兵的配合,可己方丢掉了夺取关隘的机会,再加上后方的粮草被烧毁,哪怕他已极力让人压住了消息,军中还是生出了一阵阵的闲言碎语。
  北方的鲜卑部落本就各自为政,先前是靠着他足够强硬的手段和足够亮眼的战绩才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现在非但称帝的计划遭到了破坏,他这个魏王的也一落千丈。
  若要重新找回一方统帅的地位,必须尽快打出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还得处理好此次退兵之事。
  至于姚兴那边……
  情况可能还要艰难一些。
  “大王……”
  姚兴捂着嘴,堵住了喉咙里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仍有一层血腥味涌上来,让他伸手示意部将不必上前,又间隔了一会儿,方才开了口:“关中的奏表各位都看到了,有何想法?”
  他们正在行军向关中方向撤回的路上。
  这次没有突然杀出的一行敌军拦路,退兵的速度虽因天时被延缓,却也不至于遭到先前那样的打击,但……
  两封奏报一前一后地抵达姚兴的手中,让军中一度重新振作的士气再度跌向了谷底。
  一条,是北方的魏国在洛阳战事受阻,眼看无法突破关隘,要如他们一般承受损失却无所得。
  一条,是关中的噩耗。
  关中的存粮经过先前历年的消耗原本就所存不多,幸而今冬落雪,气候也比往年稍好些,这一茬冬小麦的收成料来不差,还能填补上亏缺的府库。
  但谁也没想到,当姚兴带兵离开关中之后,关中竟会突然遭到了来自西面的进攻。
  出兵的人名为杨盛。
  两年前,陇西王杨定接应前秦末帝,征讨乞伏部落不幸身死,因杨定无嗣,杨氏基业都落到了他的堂弟杨盛的手中。
  这两年中,为了便于统治,杨盛一面与姚兴虚与委蛇,一面将仇池羌族分为二十部护军,以“护军”代替郡县,确保境内各方安定,竟也初见成效。
  姚兴原本觉得,仇池羌族北面还有乞伏氏制衡,短时间内掀不起什么风浪,哪知道,杨盛竟会选择在此时出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