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全院轰动,傻柱受暴击(1w)(4 / 11)
转眼次月,已是晚秋。
因为从这个月开始,四九城正式开始进入粮食定量供应的时期,所以很多人在拿到这个月粮票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带着购粮证和粮票,来到各自指定的粮店,排起了长队。
显而易见。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很多人都产生了危机感,以为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怕接下来出现粮荒的情况,所以抓紧把这个月能买的粮食,通通都给买上了。
普通民众有这种担忧,其实是正常的,不过眼下显然还没到真正困难的时候。
这次上面给出的粮食定量标准,其实是提前组织人员进行过深入调研的,并不是随意填写的数量。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或者某些饭量比较大的,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定量基本都是够吃的。
当然了。
适当做一下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不然有的一开始不控制,吃到月底的最后几天,刚好发现没粮了,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挺过去了。
李红兵显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粮票制度的实行,也给他带来了点影响,就是以后在丰泽园吃工作餐,要开始交粮票了。
以前丰泽园作为私企的时候,就有包吃包住的福利,而在谷建良接手丰泽园,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之后,除了对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国营企业该有的保障制度,并没有动这块小蛋糕。
毕竟是餐饮企业,而且当初工资改革,可是砍掉了后厨所有老师傅的分红高薪,砍工资还能把人给留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要是连这个都要动心思,那等于是要把所有人给逼走。
上个月谷建良调职,而新的公方经理陈立民接手之后,也基本延续了他之前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因为谷建良已经把能改諽的,都给完成了,陈立民显然很难在这方面进行超越。
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谷建良铺的路,继续走下去,把谷建良来不及完成的计划,给推行下去。
比如厨师团队的人才培养上,谷建良用了很多的心思,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这些显然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够完成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李红兵这种“天才”。
陈立民接手,后面做出了成绩,这些功劳就是他的了。
吃饭收粮票这件事,倒不是陈立民故意刁难人,也是无奈之举。
别说是内部工作人员,就是上门吃饭的客人,如果要了米饭或馒头这些主食类,就算出了钱,同样要收对应的粮票。
像食品加工和餐饮这类的企业,虽然采购粮食有专门的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但如果不收粮票的话,到时候就对不上账,容易成为全市粮食定量供应的漏洞和缺口。
这是上面政策的要求。
至于丰泽园的生意,并没有因为粮票制度的全面推行,而产生什么影响,毕竟饭庄内的主粮类销量占比低,没几个人是专门上丰泽园吃米饭、馒头和面条的。
除了米面粮油,眼下各种食材的采购,并不受到票证的限制和影响。
也就之前先行的布票、票和油票,其他很多物资的票证和统销统购,基本都是在全国粮票发行之后。
比如肉票,是五七年年中的时候,才开始实行。
而鸡蛋、豆制品和糕点这些副食品,时间上还要更晚一些。
等到了各种物资都需要严格凭票供应之后,不仅仅是丰泽园,其他饭庄酒楼的生意,也将会迎来致命般的暴跌和打击。 ↑返回顶部↑
因为从这个月开始,四九城正式开始进入粮食定量供应的时期,所以很多人在拿到这个月粮票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带着购粮证和粮票,来到各自指定的粮店,排起了长队。
显而易见。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很多人都产生了危机感,以为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怕接下来出现粮荒的情况,所以抓紧把这个月能买的粮食,通通都给买上了。
普通民众有这种担忧,其实是正常的,不过眼下显然还没到真正困难的时候。
这次上面给出的粮食定量标准,其实是提前组织人员进行过深入调研的,并不是随意填写的数量。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或者某些饭量比较大的,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定量基本都是够吃的。
当然了。
适当做一下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不然有的一开始不控制,吃到月底的最后几天,刚好发现没粮了,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挺过去了。
李红兵显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粮票制度的实行,也给他带来了点影响,就是以后在丰泽园吃工作餐,要开始交粮票了。
以前丰泽园作为私企的时候,就有包吃包住的福利,而在谷建良接手丰泽园,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之后,除了对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国营企业该有的保障制度,并没有动这块小蛋糕。
毕竟是餐饮企业,而且当初工资改革,可是砍掉了后厨所有老师傅的分红高薪,砍工资还能把人给留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要是连这个都要动心思,那等于是要把所有人给逼走。
上个月谷建良调职,而新的公方经理陈立民接手之后,也基本延续了他之前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因为谷建良已经把能改諽的,都给完成了,陈立民显然很难在这方面进行超越。
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谷建良铺的路,继续走下去,把谷建良来不及完成的计划,给推行下去。
比如厨师团队的人才培养上,谷建良用了很多的心思,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这些显然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够完成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李红兵这种“天才”。
陈立民接手,后面做出了成绩,这些功劳就是他的了。
吃饭收粮票这件事,倒不是陈立民故意刁难人,也是无奈之举。
别说是内部工作人员,就是上门吃饭的客人,如果要了米饭或馒头这些主食类,就算出了钱,同样要收对应的粮票。
像食品加工和餐饮这类的企业,虽然采购粮食有专门的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但如果不收粮票的话,到时候就对不上账,容易成为全市粮食定量供应的漏洞和缺口。
这是上面政策的要求。
至于丰泽园的生意,并没有因为粮票制度的全面推行,而产生什么影响,毕竟饭庄内的主粮类销量占比低,没几个人是专门上丰泽园吃米饭、馒头和面条的。
除了米面粮油,眼下各种食材的采购,并不受到票证的限制和影响。
也就之前先行的布票、票和油票,其他很多物资的票证和统销统购,基本都是在全国粮票发行之后。
比如肉票,是五七年年中的时候,才开始实行。
而鸡蛋、豆制品和糕点这些副食品,时间上还要更晚一些。
等到了各种物资都需要严格凭票供应之后,不仅仅是丰泽园,其他饭庄酒楼的生意,也将会迎来致命般的暴跌和打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