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空中飞狮(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群中,像乔家兄妹的人有不少,在得到消息后,至少有半数的人选择前往公社观看龙灯舞。
  这里原本就离公社不远,很快乔家兄妹就跟其他人一起,来到了玩龙灯的地方。
  岑河地区的龙灯,一般都是用竹木扎成,有龙头、龙身、龙尾,以布衣连成整体,长达数丈,有红、黄、兰、白、黑之分。
  表演者为20人左右,1人持珠,在前戏引长龙,众人攀着龙头、龙身、龙尾,龙头随珠,长龙随头,左右翻跃,上下舞动,作“龙戏珠”、“龙腾翻”、“龙摆尾”状。
  同时,整个过程还要用传统的打击乐器伴奏,及至节奏紧密铿锵有力时,舞龙亦处于高潮,一般舞龙则处于悠闲状态。
  除此之外,在岑河地区,还有玩草龙灯的,这些多数是为了祛邪避崇谢神之举,这草龙灯是用草编扎成龙身、龙尾,玩后就要焚毁。
  乔二河等人过来的时候,舞龙正处于悠闲状态。
  没过多久,随着打击乐器的节奏开始变得铿锵有力,舞龙便进入了高潮状态,那激昂的场面与氛围还真不比刚才看的“狮子”拜年差,只是舞龙在技艺上肯定不如舞狮来得惊险刺激。
  高潮过后,难免有些索然无味。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乔二河便对兄妹们说道:“大哥,现在也看得差不多了,我准备回去吃点东西睡觉了,你们呢?”
  乔大江道:“那就回去吧,接下来确实没什么好看的了。”
  乔三朵等人也一致赞同,于是兄妹几个便打道回府。
  ……
  大年初二,全国大部分地区,女婿都是在这一天带着老婆孩子去岳父母家拜年的。
  而在岑河地区,那些定了婚的,在临近结婚的前几年,也一样按照真正的女婿一样去准岳父母家拜年送礼。
  因此,在过早后,乔大江便开始整理拜年礼品,准备去徐家台给准岳母拜年。
  这一次,乔大江没有再带腊菜,而是带上了烟酒茶以及鸡蛋和糕点,都是上档次的东西,带到准岳父母家,保准有面子。
  乔二河其实也想选择这一天去苏家拜年,但想想这一天的重要性,人家苏家也有自己的亲戚要走,他这个身份不明的还是另选日子拜年吧,就别在这一天跑去凑热闹了。
  更何况,今天他们兄妹也要跟肥老巴一起,去给舅舅们拜年。
  在岑河地区,拜年的顺序其实也是有讲法的,俗话说娘亲有舅,爷亲有叔,拜年一般是要按照姑舅姨这些血统铁定的公共顺序去拜,也就是说最先拜的最亲。
  不过,每一个家庭的亲疏关系都不同,该如何选择拜年对象,各家心中自然是有谱的。
  因为年前已经去辞过年了,所以没有那种久别重逢的惊喜,无非就是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闲话家常。
  等吃饱喝足后,一家人便打道回府。
  他们回来不久,乔大江也回来了,就跟年前去辞年一样,喝得满面红光的回来,显然是准岳父母把他给招待到位了。
  转眼就到了初三,一家人早早起来,在庭院里摆上香碗蜡台,由乔二河这个家长燃烛点香,跪拜天地,然后鸣放鞭炮,表示把年送走。
  在这三天年中,不能向外倒水倒渣,不能挑水,不能争吵说不吉利的话,女人们不能做针线活。
  直到初三把年送走了,再下河敬了水龙王,就可以把这几天的残水、灰渣等物送出去,也可以开始挑水淘洗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岑河地区年关最重要的就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年,在初三的这一天还把年给送走了,但其实除了这三天以外,还有正月初七,正月初九,正月十五这三个重要的日子。
  正月初七为“人日”,此说相沿已久,早在汉朝东方朔就曾在《占书》中讲道“岁后(即除夕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狗,三为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
  这在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胜(一种头饰)以相遗,登高赋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