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创造条件(3 / 4)
“刘嫂,还没做饭呢?”孙涛笑着打招呼,脚步没停。
“没呢,你刘哥今儿回得晚,不急。”刘嫂应着,目光落在李哲身上,好奇地问:“这小伙子是谁啊?长得真排场。”
“我哥们儿,跟我一起来看韩姨的。”孙涛没多解释,脚步加快了些。
“急啥呀?”刘嫂打趣道,“青禾今儿没在家,你就算来也见不着。”
“我知道她不在家,正因为她不在,我今儿才过来看韩姨;她要是在家,我还不稀罕来呢!”孙涛嘴硬道。
“嘿,你这小子就嘴硬吧!以前整天跟在青禾屁股后面跑,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刘嫂笑得更欢了。
“得嘞,您是火眼金睛成了吧?不跟您唠了,回见!”孙涛撂下这句话,带着李哲往后院走。隔着老远就喊:“韩姨,韩姨!”
“呦,孙涛、李哲来啦!快进屋坐!”韩主任掀开门帘,笑着迎出门,又问:“你们吃饭了没?没吃的话我给你们做,家里有现成的菜。”
“韩主任,您别忙活了,我们吃过饭才来的。”李哲连忙说道。
孙涛瞥见桌上放着一杯麦乳精和一块桃酥,皱起眉:“韩姨,您晚上就吃这个啊?”
“中午吃多了,晚上一个人懒得做,再说这不挺好的嘛。”韩主任招呼两人:“快坐,我去给你们倒茶。”
孙涛趁机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往外掏,一个个印着“友谊商店”字样的精致袋子摆到桌上:“韩姨,这些都是李哥给您带的。”
韩主任带着点责怪的语气说:“都这么熟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净乱钱,以后不许这样了。”
“韩主任,您从副主任升成主任,这是大好事,我们也想跟着沾沾喜气。”李哲笑着解释,“这些东西都是朋友送的,我在家放着也用不上,就借献佛给您带来了。”
李哲带来的东西共四样:第一样是羊绒衫,这年代很流行,属于高档商品,正适合韩主任这个年纪;
第二样是两条万宝路香烟,韩主任自己不抽烟,但以她的级别,难免需要社交走动,外国香烟是稀缺货,送礼也有面子;
第三样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黄油曲奇;第四样是一盒燕窝礼盒。
“你们也忙了一天,快坐下歇会儿。”韩主任端来两杯茶水递过去,随口问:“最近‘365蔬菜店’的生意怎么样?”
孙涛和李哲对视一眼,说道:“韩姨,我上次来得仓促,没来得及跟您说,我们蔬菜店最近生意还真受了点影响。”
“怎么回事?”韩主任追问。
孙涛解释:“朝内菜市场也在外交公寓开了家蔬菜店,叫‘朝内菜市场第一涉外蔬菜店’,简称‘朝外蔬菜店’。我们卖什么,他们就卖什么,摆明了是抢我们生意。”
“东施效颦。”韩主任轻哼一声,又问:“生意影响大吗?”
“是有点影响,但我们也在积极调整应对。”孙涛答道。
李哲没说话,却从韩主任“东施效颦”四个字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便追问:“韩主任,您觉得朝内菜市场开涉外蔬菜店,是为了赚钱,还是有别的目的?”
“想挣外汇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计是看到崇文门菜市场受了上级嘉奖,也想效仿罢了。”韩主任笑道。
李哲点点头,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
韩主任忽然想起什么,又问:“对了,青禾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她现在忙啥呢?还在种菜吗?”
孙涛立刻竖起耳朵,他也很关心周青禾的动向,只是不好意思总问李哲。
“韩主任,您得改口了,现在该叫‘周老师’。”李哲笑着说,“小周老师现在给村里的种植户做培训,大家都很喜欢她讲课,她也很热心,忙得不亦乐乎。”
韩主任笑了笑,又转向业务话题:“说到种植户,你们四季青公司今年的蔬菜大棚规模有多大?” ↑返回顶部↑
“没呢,你刘哥今儿回得晚,不急。”刘嫂应着,目光落在李哲身上,好奇地问:“这小伙子是谁啊?长得真排场。”
“我哥们儿,跟我一起来看韩姨的。”孙涛没多解释,脚步加快了些。
“急啥呀?”刘嫂打趣道,“青禾今儿没在家,你就算来也见不着。”
“我知道她不在家,正因为她不在,我今儿才过来看韩姨;她要是在家,我还不稀罕来呢!”孙涛嘴硬道。
“嘿,你这小子就嘴硬吧!以前整天跟在青禾屁股后面跑,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刘嫂笑得更欢了。
“得嘞,您是火眼金睛成了吧?不跟您唠了,回见!”孙涛撂下这句话,带着李哲往后院走。隔着老远就喊:“韩姨,韩姨!”
“呦,孙涛、李哲来啦!快进屋坐!”韩主任掀开门帘,笑着迎出门,又问:“你们吃饭了没?没吃的话我给你们做,家里有现成的菜。”
“韩主任,您别忙活了,我们吃过饭才来的。”李哲连忙说道。
孙涛瞥见桌上放着一杯麦乳精和一块桃酥,皱起眉:“韩姨,您晚上就吃这个啊?”
“中午吃多了,晚上一个人懒得做,再说这不挺好的嘛。”韩主任招呼两人:“快坐,我去给你们倒茶。”
孙涛趁机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往外掏,一个个印着“友谊商店”字样的精致袋子摆到桌上:“韩姨,这些都是李哥给您带的。”
韩主任带着点责怪的语气说:“都这么熟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净乱钱,以后不许这样了。”
“韩主任,您从副主任升成主任,这是大好事,我们也想跟着沾沾喜气。”李哲笑着解释,“这些东西都是朋友送的,我在家放着也用不上,就借献佛给您带来了。”
李哲带来的东西共四样:第一样是羊绒衫,这年代很流行,属于高档商品,正适合韩主任这个年纪;
第二样是两条万宝路香烟,韩主任自己不抽烟,但以她的级别,难免需要社交走动,外国香烟是稀缺货,送礼也有面子;
第三样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黄油曲奇;第四样是一盒燕窝礼盒。
“你们也忙了一天,快坐下歇会儿。”韩主任端来两杯茶水递过去,随口问:“最近‘365蔬菜店’的生意怎么样?”
孙涛和李哲对视一眼,说道:“韩姨,我上次来得仓促,没来得及跟您说,我们蔬菜店最近生意还真受了点影响。”
“怎么回事?”韩主任追问。
孙涛解释:“朝内菜市场也在外交公寓开了家蔬菜店,叫‘朝内菜市场第一涉外蔬菜店’,简称‘朝外蔬菜店’。我们卖什么,他们就卖什么,摆明了是抢我们生意。”
“东施效颦。”韩主任轻哼一声,又问:“生意影响大吗?”
“是有点影响,但我们也在积极调整应对。”孙涛答道。
李哲没说话,却从韩主任“东施效颦”四个字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便追问:“韩主任,您觉得朝内菜市场开涉外蔬菜店,是为了赚钱,还是有别的目的?”
“想挣外汇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计是看到崇文门菜市场受了上级嘉奖,也想效仿罢了。”韩主任笑道。
李哲点点头,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
韩主任忽然想起什么,又问:“对了,青禾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她现在忙啥呢?还在种菜吗?”
孙涛立刻竖起耳朵,他也很关心周青禾的动向,只是不好意思总问李哲。
“韩主任,您得改口了,现在该叫‘周老师’。”李哲笑着说,“小周老师现在给村里的种植户做培训,大家都很喜欢她讲课,她也很热心,忙得不亦乐乎。”
韩主任笑了笑,又转向业务话题:“说到种植户,你们四季青公司今年的蔬菜大棚规模有多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