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毛遂自荐(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来小解释道:“你也说了,那是去年的想法。去年的时候,拢共没几个人会种蔬菜大棚,那时候大家都想当技术员,觉得技术员金贵。
  可今年不一样了——除了咱公司的几十号人,几百个种植户也在学大棚种植技术,等到明年,懂大棚种植技术的人就更多了,到时候技术员就不值钱了。
  但公司的人事部不一样啊,这个部门是管人的,连技术员都归它管,你说哪个更厉害?”
  李卫东还是有些顾虑:“俺就是觉得,人事部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老二自己都不愿意沾这事儿,要不然也不会想着从外面请人。”
  马来小却有自己的盘算:“嘿,这事儿俺早就想过了。就算老二从外面请人,也不可能完全不管这些糟心事。
  就拿振生叔来说,要是新来的人事部主管把他开除了,你觉得他能服气吗?
  俺觉得他肯定不服——在他眼里,公司是李家的,一个外人主管说了不算数,到时候他肯定要找老二求情。
  可老二是老板,贵人事忙,肯定不爱搭理这种事,躲都躲不及。
  但要是俺在人事部就不一样了——俺也是李家人,还是公司的股东,振生叔来求情,这事俺就能帮老二挡下来。
  老二怕麻烦,俺不怕。俺帮了老二这么大的忙,他还能不念俺这个嫂子的好?”
  李卫东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媳妇说得有道理——自家弟弟心思活络,估计也有这层考虑。于是他松了口:“成吧,既然老二都同意让你当,你就去干吧。”
  ……
  清晨的四季青公司食堂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长条木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二合面馒头,一筐筐堆得像小山,旁边的搪瓷盆里装着清爽的咸菜,还有一个大桶里盛着米汤,最让人期待的是每人限量一个的鸡蛋。
  这在村里可是稀罕物,不少新员工舍不得吃,都小心翼翼地把鸡蛋装进衣兜里,打算带回家留给老人和孩子。
  早上七点,员工们陆续走进食堂,老员工熟门熟路地找位置坐下,新员工则有些拘谨地端着餐盘,找没人的角落坐下。
  算上老员工和新员工,足足有四十多号人,食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筷子碰撞搪瓷碗的声音、说话声交织在一起。
  细心的员工发现,今天食堂多开了一个窗口,里面飘出阵阵浓郁的米香,比平时的米汤香得多。
  王秀英穿着干净的蓝布褂子,站在窗口旁,手里拿着一个大勺子,笑着对排队的员工说:“新熬的八宝粥,俺从凌晨五点就开始熬,足足熬了两个钟头,就这一锅,先到先得,大家别挤。”
  林小虎最机灵,第一个跑到窗口前,凑过去闻了闻,眼睛一亮:“姨,您这粥闻着就香,比俺娘熬的小米粥还香!给俺来一碗!”
  “好嘞!”王秀英拿起一个粗瓷碗,满满舀了一勺粥递过去。
  林小虎低头一看,碗里的粥浓稠适中,里面藏着不少好东西——红枣瓣、生粒、红豆、绿豆、莲子、桂圆肉,还有晶莹剔透的糯米和玉米粒,足足有七八种食材,颜色搭配得好看,看着就有食欲。
  他喝了一口,甜而不腻,莲子炖得软烂,生也糯叽叽的,忍不住赞道:“姨,您这粥里料也太足了!比俺家熬的腊八粥还好喝哩。”
  “这是俺自己琢磨的方子,免费让大家喝的,跟公司没关系。”王秀英一边给后面的人盛粥,一边笑着补充,“就是有个小要求——大家喝了以后,要是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都跟俺说说,帮俺提提意见。”
  周围的员工一听,都赶紧排队打粥,生怕晚了就没了。
  没一会儿,一锅粥就见了底。
  王秀英走出后厨,挨个儿询问喝了粥的员工:粥好不好喝、有没有不足、需要怎么改进……
  有的说“红枣再多点就好了”,有的说“稍微再甜一点更顺口”,还有的说“莲子要是能去了芯就不苦了”,“还有人觉得用料有些多,口味杂”……
  王秀英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把大家的意见记下来,连哪个员工提了什么建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哲坐在角落的桌子旁,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就着咸菜吃着,看着母亲认真记意见的模样,忍不住笑了——母亲为了研究八宝粥配方,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