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团聚(1 / 4)
第306章 团聚
上午九点多,西单街头早已热闹起来。
自行车的叮铃声、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路边的副食店门口摆著成箱的汽水与新鲜蔬果,国营服装店的橱窗里掛著时下流行的的確良衬衫,往来人群摩肩接踵,有提著网兜採购的居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连空气里都飘著附近小吃摊传来的炒栗子香,处处透著繁华鲜活的气息。
公交车“眶当”停在站台,下来一群背著帆布包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地往西单商场的方向涌。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路边,副驾驶车门打开,谭静雅走了下来。
她穿了件米白色连衣裙,领口缀著细碎的珍珠扣,长发用浅色丝巾松松系在脑后,衬得身姿愈发窈窕。
她抬眼望向眼前的建筑,那是一间掛著“国营西单杂货店”木牌的底商,门窗虽有些陈旧,却掩不住临街的好位置,隨即转头看向驾驶室,声音里带著几分好奇:“这就是你买的新底商?”
李哲从驾驶室下来,顺手关上了车门,笑著点头:“没错,过户手续已经办好了,你先看看这环境,觉得適不適合开新餐厅?”
其实方才坐车过来时,谭静雅就没閒著,一直透过车窗观察一西单的街道比崇文门还要繁华,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每隔几步就有招揽顾客的店员,往来的人流量更是肉眼可见的大,商业氛围很浓。
她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觉得挺合適的,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底商的门锁,做了个“请”的手势:“谭经理,里边请?”
谭静雅轻笑一声,率先迈步走进屋。
刚进门,一股淡淡的潮气就扑面而来,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根粗壮的承重柱立在中间,好在整体格局方正,没有太多遮挡。
一看到这空间,谭静雅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態”,脚步轻快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嘴里小声盘算著:“门口是收银台,后厨在里间隔开——这一片、还有那边都可以摆散桌——”
“我跟你想的一样。”李哲跟在她身后,指著靠里侧的区域说,“一楼就做散客区,桌子之间的空间得大一些,让客人坐得舒服,既显档次,也能適当提提价格。”
谭静雅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装修的话,我觉得可以借鑑老店的风格,客人熟悉,咱们推进起来也快。”
“借鑑是得借鑑,但得往上提个档次。走,咱们去二楼看看。”说话间,两人上了底商的二楼,二楼的面积稍小一些,有个木头隔开的小房间,李哲敲敲隔间的木头,说道:
“包间要好好设计一下,选一些隔音的材料,避免有些喝酒的客户嗓门高,影响到其他客人。
另外,专门隔出几个大包间,能坐十几个人的那种,承接商务局;再弄几个中等的,家庭聚餐十来个人正好用:小包间也不能少,朋友小聚要的就是私密。
这样不管是高端客还是普通客,都能留住。”
谭静雅掏出隨身的小本子,把他的想法记下来,又抬头问:“装修队找得怎么样了?”
“现在给新超市装修的公司,活儿做得还不错。”李哲靠在门框上,语气轻鬆,“我已经跟公司经理打过招呼了,要是他能承接,就让他接著干。
回头让他先出设计图和工费单,咱们再一起商量。“
谭静雅点点头,合上本子,“厨师这边我已经有眉目了。新找了两个川菜师傅,另外想搞新老搭配』从老店调两个师傅过来,再给老店补两个新的。
你也知道,老店三个厨师一直没分主次,短时间內还成,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所以我想让韩师傅留在老店,以后后厨就以他为主,也能稳住人心。
,李哲点点头,认可了她的安排,又追问:“那新店的后厨怎么安排?”
“我计划雇四个川菜师傅、两个湘菜师傅,跟老店一样,主打川湘菜。”谭静雅顿了顿,等著他的意见。
“六个师傅恐怕不够。”李哲忽然话锋一转,眼睛亮了亮,“这次新店,我还想加点新东西引进烤鸭怎么样?“
“烤鸭?”谭静雅微微蹙起眉,说出了顾虑,“咱们没做烤鸭的经验啊!而且烤鸭得有专门的烤炉和区域,技术要求还高。京城做烤鸭的餐厅那么多,要是做得不正宗,反而砸咱们的招牌。“ ↑返回顶部↑
上午九点多,西单街头早已热闹起来。
自行车的叮铃声、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路边的副食店门口摆著成箱的汽水与新鲜蔬果,国营服装店的橱窗里掛著时下流行的的確良衬衫,往来人群摩肩接踵,有提著网兜採购的居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连空气里都飘著附近小吃摊传来的炒栗子香,处处透著繁华鲜活的气息。
公交车“眶当”停在站台,下来一群背著帆布包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地往西单商场的方向涌。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路边,副驾驶车门打开,谭静雅走了下来。
她穿了件米白色连衣裙,领口缀著细碎的珍珠扣,长发用浅色丝巾松松系在脑后,衬得身姿愈发窈窕。
她抬眼望向眼前的建筑,那是一间掛著“国营西单杂货店”木牌的底商,门窗虽有些陈旧,却掩不住临街的好位置,隨即转头看向驾驶室,声音里带著几分好奇:“这就是你买的新底商?”
李哲从驾驶室下来,顺手关上了车门,笑著点头:“没错,过户手续已经办好了,你先看看这环境,觉得適不適合开新餐厅?”
其实方才坐车过来时,谭静雅就没閒著,一直透过车窗观察一西单的街道比崇文门还要繁华,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每隔几步就有招揽顾客的店员,往来的人流量更是肉眼可见的大,商业氛围很浓。
她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觉得挺合適的,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底商的门锁,做了个“请”的手势:“谭经理,里边请?”
谭静雅轻笑一声,率先迈步走进屋。
刚进门,一股淡淡的潮气就扑面而来,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根粗壮的承重柱立在中间,好在整体格局方正,没有太多遮挡。
一看到这空间,谭静雅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態”,脚步轻快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嘴里小声盘算著:“门口是收银台,后厨在里间隔开——这一片、还有那边都可以摆散桌——”
“我跟你想的一样。”李哲跟在她身后,指著靠里侧的区域说,“一楼就做散客区,桌子之间的空间得大一些,让客人坐得舒服,既显档次,也能適当提提价格。”
谭静雅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装修的话,我觉得可以借鑑老店的风格,客人熟悉,咱们推进起来也快。”
“借鑑是得借鑑,但得往上提个档次。走,咱们去二楼看看。”说话间,两人上了底商的二楼,二楼的面积稍小一些,有个木头隔开的小房间,李哲敲敲隔间的木头,说道:
“包间要好好设计一下,选一些隔音的材料,避免有些喝酒的客户嗓门高,影响到其他客人。
另外,专门隔出几个大包间,能坐十几个人的那种,承接商务局;再弄几个中等的,家庭聚餐十来个人正好用:小包间也不能少,朋友小聚要的就是私密。
这样不管是高端客还是普通客,都能留住。”
谭静雅掏出隨身的小本子,把他的想法记下来,又抬头问:“装修队找得怎么样了?”
“现在给新超市装修的公司,活儿做得还不错。”李哲靠在门框上,语气轻鬆,“我已经跟公司经理打过招呼了,要是他能承接,就让他接著干。
回头让他先出设计图和工费单,咱们再一起商量。“
谭静雅点点头,合上本子,“厨师这边我已经有眉目了。新找了两个川菜师傅,另外想搞新老搭配』从老店调两个师傅过来,再给老店补两个新的。
你也知道,老店三个厨师一直没分主次,短时间內还成,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所以我想让韩师傅留在老店,以后后厨就以他为主,也能稳住人心。
,李哲点点头,认可了她的安排,又追问:“那新店的后厨怎么安排?”
“我计划雇四个川菜师傅、两个湘菜师傅,跟老店一样,主打川湘菜。”谭静雅顿了顿,等著他的意见。
“六个师傅恐怕不够。”李哲忽然话锋一转,眼睛亮了亮,“这次新店,我还想加点新东西引进烤鸭怎么样?“
“烤鸭?”谭静雅微微蹙起眉,说出了顾虑,“咱们没做烤鸭的经验啊!而且烤鸭得有专门的烤炉和区域,技术要求还高。京城做烤鸭的餐厅那么多,要是做得不正宗,反而砸咱们的招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