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红魔举义抗商贾,蓝军挥师战加泰(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德科回忆道:“当年我在波尔图队时战胜了他执教的莱里亚队,如果说这是我们两人的争夺的话,他占有优势,他有11人,我只是一个人。后来切尔西给了我邀请,我拒绝,我更希望前往巴塞罗那。”
  这就是穆里尼奥的球队始终面临的根本矛盾:他打造的队伍像精密机器,纪律严明、战术务实,全队为胜利服务。
  但问题在于,这台“机器”的操纵者太过耀眼。
  穆帅用他的毒舌、嚣张和戏剧化的个性,把媒体和球迷的注意力牢牢锁在自己身上。
  赢球时,人们谈论“穆里尼奥的战术智慧”。
  输球时,讨论“穆里尼奥的失误”。
  久而久之,球员们发现:自己拼命踢球,最后却活成了主帅个人秀的配角。
  那些本属于全队的赞誉,最终都变成了“狂人”个人魅力的注脚。
  当全世界都在谈论“the special one”时,很少有人注意到硬币的反面,那些在他耀眼的光芒下,渐渐沦为“普通球员”的队员们。
  而这个世界的穆里尼奥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他的球队里存在一个比他更加special的个体:他强大、狂妄、桀骜、悍勇、无畏,个性张扬而鲜明,带着反英雄式的魅力,他比穆里尼奥更像是特殊的一个。
  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表现欲和统治力,让罗伊的存在彻底改变了球队的权力结构。
  现在当人们提起切尔西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穆里尼奥的战术体系”,而是“罗伊的球队”。
  媒体头条将不会再有“穆一期”,而是铺天盖地的“罗伊时代”。
  罗伊用最足球的方式证明:在绿茵场上,终究是球员的脚比教练的嘴更有说服力。
  但罗伊必须明白一个真理:没有人能永远独占舞台中央的聚光灯。
  他再耀眼,也要学会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让队友和教练也能拥有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因为他最终要的不是the special one,而是greatest of all time。
  里杰卡尔德是一个非常审慎的主帅,已经费了8周时间来研究切尔西,他表示:“就像2003年12月我们主场输给皇马赛后那样,如今我需要好好分析切尔西。当时我上任6个月了,媒体称呼我为懦夫,认为我有罪于巴萨。他们指责我胆小怕事,把中场拱手让给了皇马。那样的说法并没有伤害我。我们的确那么做了,而且认为那是正确的选择。可能对付切尔西的时候我们还要在中场上囤积重兵。但是如果人们要我对于切尔西谈更多的,我是不会的。”
  “我看过几场切尔西比赛的电视转播。他们是一支伟大的队伍,一支伟大的队伍,非常有效率。”
  “罗伊?两个个人奖项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实力。坦白说,他完全符合荷兰教练对现代前锋的所有要求,全面、高效、能在任何体系下发挥作用。虽然我们没机会共事,但这不重要。我们的中场控制力足够压制他们,锋线把握机会能力一流,后防线更是世界级。在诺坎普,巴萨有能力击败任何对手,包括切尔西。”
  两位主帅具有某些共同点:非常精明世故,通晓多国语言,都是42岁。但是两人的差异也很明显:穆里尼奥作为球员从来没有进入一流之列,而里杰卡尔德则是当年威名远扬的“荷兰三剑客”之一,他曾经3次赢得欧洲冠军,其中两次跟随ac米兰,一次跟随阿贾克斯。
  对于里杰卡尔德身为球员时取得的辉煌战绩,穆里尼奥表示:“尽管如此,作为教练里杰卡尔德还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而我已经有了好多次成功的经历了。我还没有亲眼见过他。我所知他的经历都是从电视和报纸上知道的。”
  当听说穆里尼奥狡猾的嘲讽后,里杰卡尔德大笑起来,“谢谢,谢谢。我就期望这样一场比赛。他还说了我什么?”
  穆里尼奥之后又说:“我们跟阿森纳、曼联比赛的时候.巴塞罗那孤零零的,他们找不到对手。”
  而对于切尔西在一个竞争更激烈的赛场上比赛的说法,里杰卡尔德显得嗤之以鼻:“是吗?让他那样认为吧。”
  “我和罗伊唯一一次交手是在2003年国王杯,马略卡对阵皇马。那场比赛我们4-1赢球,罗伊第75分钟替补出场,接到莫伦特斯的传球打进一球。但改变不了结果,赛后他就被皇马卖去了摩纳哥。从比分来说,我赢了。”
  “切尔西现在伤病满营,阵容不完整,诺坎普会让他再次尝到失败的滋味。当年在皇马都踢不出来的人,现在就更没资格对巴萨指手画脚。他那些羞辱巴萨的言论,不过是个失败者的不甘心罢了,在皇马混不下去,现在装什么豪门传奇?”
  在这支小罗没有加盟的巴萨,埃托奥成为了球队当之无愧的核心与领袖。
  作为队内头号射手和西甲射手王,这位曾经在皇马郁郁不得志的前锋,终于在诺坎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与尊严。
  对此罗伊回应道:“他疯了吗?把一场我只踢了15分钟的比赛称作正面对决?我不知道他在皇马受了什么委屈,但想在足球世界证明自己就该靠实力说话。埃托奥觉得自己比罗纳尔多强,比罗纳尔多更应该上场?好啊,去拿个金球奖来看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