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诸天宝物”和“异能”本质的不同(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簇簇叶片肥厚的像是“草”一样的东西,碧绿得近乎剔透,叶脉中仿佛有灵光流淌;还有那伞盖厚实、色泽深沉的野山菌,周围自然缭绕着令人心神宁静的清香.
  不只是药材、山珍。
  野山楂红得耀眼,果实内蕴含的灵力几乎要破皮而出;五味子的果实变得更加饱满,五种色泽交织,灵气氤氲;
  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但形态色泽都明显异于常理的野果和根茎。
  这些灵气复苏之前普通的药材、果实、野菜,在灵气复苏之后,都化作了名副其实的“天材地宝”!
  虽然蕴含的灵气浓度强弱不一,但毫无疑问,它们都已经不再普通。
  此刻,这些珍贵的灵物,被大大小小的变异生物们井然有序地堆放在空地中央,很快便形成了一座散发着浓郁生机与混杂灵气的小山。
  各种草木清香与灵力波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旷神怡又精神一振的特殊场域。
  变异猿猴看向那座由灵物堆积而成的小山,目光沉稳,随即转向林修,开口说道:
  “这些,是我们这片山林的一部分积累。”
  “它们应该可以换取一部分我所需要的东西。”
  这个提议,并非一时兴起,早在之前与林修的交流中,便已提及。
  在它通过那部手机,如同海绵吸水般学习人类知识时,便注意到了“商业”与“交易”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商业的本质,是资源的流动与优化配置,是将“所有”转化为“所需”的桥梁。
  对于任何想要发展、壮大的势力而言,建立起有效的商业渠道,获取自身缺乏的资源、知识、技术,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培养强大的战士。
  但是它也很清楚,以它们目前的状态,即便模仿人类尝试开创某种原始的“商业”,最多也只能勉强形成一个极其简陋的雏形。
  无论是规模、效率、安全性,还是所能触及的范围,都根本无法与人类成熟、复杂、遍布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商业体系相提并论。
  人类文明拥有着它们迫切需要的东西,不仅仅是具体的物品,更包括那些无形的资源。
  诸如人类系统化的知识、书籍,电脑、手机这类获取信息的器具,威力巨大的“枪械”、“炮弹”,治疗伤势的药物.
  这些都是它们这群依托山林而生的变异生物难以自行获取,却又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的东西。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让它们与人类建立某种联系,形成基于互利的“交易”,让它们融入“人类的交易体系”,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如果可以,它们又能拿出什么,作为交易的筹码,来换取那些渴望之物?
  答案,就是它们摆放在眼前的这些。
  人类居于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之中,拥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组织力。
  他们可以开辟出大片大片的灵田、果园,进行集约化的灵植栽培,也能调动庞大的工业体系铸造武器、防具。
  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但是,广袤的、未经人类大规模开发的山林,如今基本已经成为了它们这些变异野兽们的居住地。
  人类对于深野外的资源,获取能力实则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尤其是在灵气复苏之后,野外充满了不确定性,强大的变异生物盘踞,使得人类难以像过去那样自由深入的采集。
  这就意味着,那些完全在野生环境下、依赖天然浓郁灵气和环境生长起来的“药材”、“山珍”、“果树”乃至于“矿物”,都是人类城市中相对稀缺的资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