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国有国法 行有行规,本地势力实在是(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港圈內部会议上,一位老前辈拍著桌子怒斥,语气满是愤慨:“这个杨授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会答应做这种项目!”
  向哗强坐在一旁,语气复杂:“很显然,是因为利益驱使。”
  话音刚落,会议室一时间竟直接陷入了沉默。
  前不久,《太阳照常升起》在坎城卖出了高额版权费,又是拿奖、又是搭上姜闻、中影的线,让英煌在港圈一时风头无两。
  开拓內地市场、合作內地大导演、项目狂赚,这样的好事哪个公司能不眼红?
  向哗强自己心里也馋得很,甚至已经有了决定。
  接下来,他也必须得抓紧开拓內地市场。
  老话说的好:一步先,步步先。
  如今香江电影肉眼可见地走向衰落,还守著老规矩不放,简直是自寻死路。
  英煌和安乐眼下都在大步往內地闯,成绩斐然。
  而他们这些观望者要是继续犹豫,恐怕迟早会像嘉禾一样,落得个被橙天打包收购的下场。
  “可也不能让內地演员压我们一头啊!”又一位老前辈不服气地反驳,“传出去,我们港圈的脸面往哪放?”
  眾人纷纷转头看他,虽没吭声,但心里却都有各自的算计。
  脸面这玩意,难道还能当饭吃?
  看看嘉禾现在的窘境,再瞧瞧英煌拿到的资源,孰轻孰重,大家心里自有判断。
  这些年港片市场持续萎缩,好剧本、好资源越来越少,不少艺人都开始往內地跑,可真正能站稳脚跟的根本没几个。
  英煌这次看似“让步”,实则是拿到了和睿视界合作的入场券。
  谁都知道,吕睿手里握著多少好项目,能搭上这条线,比守著所谓的“脸面”有用多了。
  可这些话,压根没人敢直白地说出口。
  毕竟两年前大家还信誓旦旦的准备联手反制內地,还说要靠內地的项目和资源养自己人、培养新生代。
  现在要是说“扛不住了,想低头”,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眾人各怀心思,可几位老顽固却全然不管这些,满脑子只想著丟了脸面,必须得找补回来的念头。
  见没人接话,有人转头看向吴宇:“別家公司眼下没新项目,你不是和中影合作了《赤壁》?可不能学杨授程那套!”
  吴宇闻言立刻坐直身子,语气斩钉截铁:“各位放心!《赤壁》的核心主演我早定好了,全是港台艺人,內地演员顶多安排几个配角。
  我绝不会让內地演员压过我们港圈的风头,一定守住咱们的底线!”
  这话一出,桌上几位老头的脸色顿时缓和不少,连连点头:“这才像话!”
  “可《新世界》那边怎么办?总不能任由他们这么折腾吧?”又有人开口,语气带著不甘。
  话音刚落,便有人附和:“就是,让內地演员当主咖,咱们港星做配,这要是成了,以后港圈还有立足之地吗?”
  美亚的李囻兴皱著眉补充:“我这边收到消息,杨授程特意找了不少人打招呼,让大家多『照顾』一下《新世界》,別给项目添麻烦。”
  “照顾?胡闹!他杨授程简直就是港圈的叛徒!”一个白髮老头猛地拍桌,气得声音发颤,“他难道忘了当初是怎么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