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约会日常,到底是谁占谁便宜?(60(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自从电影正式开机后,吕睿便没再过多关注。
  甚至连姜闻做完后期,带著成片去坎城参奖,他都只是偶尔听对方提一嘴,也没放在心上。
  可等到今天看到成片,他才发现一切都变了样!
  此刻屏幕上的画面,与他记忆里的剧本几乎是两个概念。
  疯妈抱著鹅卵石在铁轨上奔跑的镜头被拉得极长,背景里的风声与铁轨声交织,透著莫名的荒诞。
  小梁在食堂弹唱时,镜头反覆切换学生们的表情,曖昧又混乱,仿佛在刻意营造谜题。
  甚至连唐雨林狩猎时的枪声,都被处理得带著诡异的迴响,像是在隱喻什么,却又不肯把话说透。
  这种故弄玄虚的表达,让吕睿瞬间明白,姜闻应该是为了过审做出了妥协。
  毕竟,原剧本里有些直白的时代描写过於尖锐,不这么用隱喻包装,想通过审核简直是痴心妄想。
  可代价却是,这部电影变得格外晦涩。
  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没有足够的鑑赏能力,不了解那段近代史,缺乏政治知识储备,看下来只会觉得是一群人在无厘头地疯癲,满屏都是故作高深的文青感。
  就像坐在旁边的刘艺菲,她当初还客串过影片里一个小角色,可此刻看著屏幕,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神里满是茫然。
  连她都看得懵懵懂懂,更別说普通观眾了。
  剧情里的隱喻太多,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在打哑谜,烧脑得让人抓不住重点。
  相比之下,吕睿还是更喜欢姜闻的《鬼子来了》。
  那片子多直白、多乾脆,黑白镜头里的苦难与荒诞毫不遮掩,该讽刺的直接讽刺,该批判的大胆批判,不用绕那么多弯子,观眾一眼就能看懂內核。
  可《太阳照常升起》却把自己裹得太严实,像是怕被人看穿,又像是故意要和观眾保持距离。
  在这样的风格与市场环境下,吕睿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不出意外,《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绝不会高到哪里去。
  普通观眾看不透隱喻,会觉得电影里呈现出来的故事在装腔作势。
  文艺影迷或许能解读出几分深意,可终究难以形成口碑发酵。
  也多亏了姜闻在坎城提前卖了海外版权,收回了製作成本。
  否则以国內市场的接受度,这部电影赔本是必然的事。
  毕竟这片子註定是给少数人看的,而不是大眾电影。
  “学长,我怎么有些看不懂呢?”
  旁边坐著的刘艺菲皱著眉头,终究还是把心里的疑惑说出了口。
  刚才电影里疯妈消失在火里的镜头,还有婴儿啼哭的结尾,她翻来覆去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
  吕睿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伸手拍了拍她的脑袋,语气轻鬆:“看不懂就別想了,本来也不是给所有人看的,走,咱们先去游乐场玩。”
  “好耶!”
  刘艺菲瞬间把电影的困惑拋到了脑后,站起身,快步跟在吕睿身后往影院外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