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项目陆续完善,「摇钱树」都栽了下(5 / 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无论动画团队的技术多精湛,虚擬的阿宝终究比不上真实大熊猫的鲜活可爱。
  但许诚意和美术组显然对大熊猫做过深入观察。
  从熊猫啃竹子的憨態,到走路时摇晃的体態,都细致地融入了设计中。
  再加上吕睿此前提出的“既要保留熊猫的萌,又要透出功夫的劲”的要求,最终呈现的阿宝,既有著真实熊猫的憨態可掬,又带著“想当大侠”的独特个性,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毕竟动物卡通角色若是完全復刻真实,反而容易被模仿盗版。
  只有像阿宝这样,圆滚滚的体型、红绸带的標誌、“爱吃包子爱偷懒”的人设都足够鲜明独特,才能成为衍生生意的杀手鐧。
  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是不同的。
  前者单靠票房根本赚不到大头。
  真正的暴利藏在玩具、服装、文具、游戏联名等衍生品里。
  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成功动画电影的衍生价值,往往都能够远超票房本身。
  再加上卡通形象能无视人种、甚至物种的界限,更容易在全球传播。
  这才是动画產业真正的“摇钱树”!
  隨后,在看完阿宝、师傅、悍娇虎、金猴、乌龟大师等角色的设计图纸后,吕睿当即召集了动画部门核心人员,开了个短会。
  “《功夫熊猫》这个项目,我打算做成中外合拍片……”
  话刚出口,在场的好莱坞员工纷纷抬头,满脸诧异。
  毕竟在他们眼里,这明明是瑞兴影业主导的动画项目,怎么突然要“合拍”?
  吕睿没在意眾人的惊讶,继续解释:“项目名字既然叫《功夫熊猫》,那么核心自然就是『功夫』二字。
  毫无疑问,各位对华夏功夫的理解,终究不如国內团队透彻。
  小到一个招式的发力逻辑,大到武侠文化里『侠义』的內核,都需要国內团队来辅助把关,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形似神不似』的问题,所以,做成中外合拍片才是最稳妥的。”
  这番话让在场眾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不可否认,功夫的设计確实是他们的短板。
  而有专业的国內团队协助,的確能少走很多弯路。
  更关键的是,配音组那边早有计划。
  接下来的拍摄中,主要会用西方交响乐搭配中国民族乐器。
  比如二胡的悠扬、笛子的灵动、古箏的雅致,再加上鼓、锣等打击乐器烘托打斗氛围,打造出既有国际感又有中国特色的配乐。
  而这些乐器的演奏、民乐的编曲,都需要国內团队来完成。
  甚至就连取景地,许诚意也早有想法。
  熊猫是华夏国宝,故事里的『和平谷』要是能有中国山水的意境才更贴切。
  他查了很多资料,最后发现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云雾、竹林、古桥等,都特別符合他对和平谷的想像,所以后续肯定要去国內取景。
  这也离不开当地团队的配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