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没落的皇族血脉!(3 / 6)
“可在这儿住久了才明白,有些事啊,顺其自然比强撑著好。”
“就像孙先生调理身体,从不说『这病得立刻好』,只说『顺时吃饭,顺气安神』,日子久了,反而比吃多少补药都管用。”
“你啊,也別总跟自己的身子较劲,宫里的事能放就放放,孩子们的事让她们自己闯闯。”
“每天跟著我晒晒太阳、喝喝茶,听听孙先生说些草药的道理,心先静下来,身子才能慢慢养过来。”
长孙皇后看著萧皇后温和的眼神,又望向院角孙思邈慢悠悠翻晒草药的身影,指尖的凉意似乎散了些。
她轻轻喝了口茶,薄荷的清香在嘴里散开,低声道:“婶婶说的这些,我竟从未细细想过。”
“总觉得操心是该的,却忘了自己的身子才是根本。”
“往后,我听婶婶的,试著少些掛心,多学学孙先生这份『慢』。”
萧皇后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这就对了,你看这院子里的日子,不慌不忙的,反而事事都顺。”
“宫里的事、孩子们的事,也都有它们的理,急不来,顺其自然,反而能落个心安。”
院角的薄荷香混著老槐树的清苦,慢悠悠绕到鼻尖。
长孙皇后捧著温热的茶碗,指尖终於不再像在宫里那样泛著凉。
她望著方才小丫头们跑远的方向,石板路上还留著她们踩过的浅痕,心里忽然空落落的。
却不是宫里那种被琐事填满的慌,是种鬆快的、带著暖意的空。
在宫里时,天不亮就要起身处理后宫诸事,各宫的用度,连尚食局的菜单都要细细过目。
那时总觉得“操心”是本分,是皇后该扛的责任,可心里的弦却总绷著,连喝口茶都要想著“这茶是否合各宫的口味”。
可在这里不一样。
早上不用被宫人的请安声叫醒,能听著潭边的鸟鸣醒过来。
小公主不用再按著宫里的规矩学步、行礼,能光著脚在院子里追小黑,脸上沾了泥也不用立刻擦。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也不用谨守公主的仪態,能跟著其他人做家务。
看著孩子们这样自在,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怕的不是“孩子学不好”,是怕她们像自己一样,被“规矩”捆住了性子。
方才送小丫头们去学堂,看著她们手拉手跑远,马尾辫在背后晃。
长孙皇后忽然想起在宫里时,小公主总怯生生地问“阿娘,我能不能多玩一会儿”。
那时她总说“先学好规矩”,可在这里,小公主不用问,就能跟著小伙伴疯跑。
连学堂的先生都不会苛责她们偶尔的打闹。
这种“不用解释、不用约束”的自在,比宫里的锦衣玉食更让她安心。
孙思邈晒草药的木耙子“哗啦”一声响,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转头看去,老人正蹲在木架旁,小心翼翼地把半乾的甘草翻面。
阳光落在他白的发上,竟透著股孩子气的认真。
在宫里见惯了太医们捧著脉案、谨小慎微的模样,倒觉得孙先生这样“慢”得可爱。 ↑返回顶部↑
“就像孙先生调理身体,从不说『这病得立刻好』,只说『顺时吃饭,顺气安神』,日子久了,反而比吃多少补药都管用。”
“你啊,也別总跟自己的身子较劲,宫里的事能放就放放,孩子们的事让她们自己闯闯。”
“每天跟著我晒晒太阳、喝喝茶,听听孙先生说些草药的道理,心先静下来,身子才能慢慢养过来。”
长孙皇后看著萧皇后温和的眼神,又望向院角孙思邈慢悠悠翻晒草药的身影,指尖的凉意似乎散了些。
她轻轻喝了口茶,薄荷的清香在嘴里散开,低声道:“婶婶说的这些,我竟从未细细想过。”
“总觉得操心是该的,却忘了自己的身子才是根本。”
“往后,我听婶婶的,试著少些掛心,多学学孙先生这份『慢』。”
萧皇后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这就对了,你看这院子里的日子,不慌不忙的,反而事事都顺。”
“宫里的事、孩子们的事,也都有它们的理,急不来,顺其自然,反而能落个心安。”
院角的薄荷香混著老槐树的清苦,慢悠悠绕到鼻尖。
长孙皇后捧著温热的茶碗,指尖终於不再像在宫里那样泛著凉。
她望著方才小丫头们跑远的方向,石板路上还留著她们踩过的浅痕,心里忽然空落落的。
却不是宫里那种被琐事填满的慌,是种鬆快的、带著暖意的空。
在宫里时,天不亮就要起身处理后宫诸事,各宫的用度,连尚食局的菜单都要细细过目。
那时总觉得“操心”是本分,是皇后该扛的责任,可心里的弦却总绷著,连喝口茶都要想著“这茶是否合各宫的口味”。
可在这里不一样。
早上不用被宫人的请安声叫醒,能听著潭边的鸟鸣醒过来。
小公主不用再按著宫里的规矩学步、行礼,能光著脚在院子里追小黑,脸上沾了泥也不用立刻擦。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也不用谨守公主的仪態,能跟著其他人做家务。
看著孩子们这样自在,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怕的不是“孩子学不好”,是怕她们像自己一样,被“规矩”捆住了性子。
方才送小丫头们去学堂,看著她们手拉手跑远,马尾辫在背后晃。
长孙皇后忽然想起在宫里时,小公主总怯生生地问“阿娘,我能不能多玩一会儿”。
那时她总说“先学好规矩”,可在这里,小公主不用问,就能跟著小伙伴疯跑。
连学堂的先生都不会苛责她们偶尔的打闹。
这种“不用解释、不用约束”的自在,比宫里的锦衣玉食更让她安心。
孙思邈晒草药的木耙子“哗啦”一声响,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转头看去,老人正蹲在木架旁,小心翼翼地把半乾的甘草翻面。
阳光落在他白的发上,竟透著股孩子气的认真。
在宫里见惯了太医们捧著脉案、谨小慎微的模样,倒觉得孙先生这样“慢”得可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