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赦免死囚!(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启禀陛下,贞观六年释放的死囚归来,刑部逐册核验,三百九十名死囚无一人迟滞,无一人逃匿,尽数归至狱门候旨。”
  话落的瞬间,殿内静得能听见铜壶滴漏的“嗒嗒”声。
  李世民原本靠在龙椅上的身子微微前倾,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眸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追问:
  “尽数归狱?连此前被判‘顽劣难驯’的那几个,也回来了?”
  他当初决定纵囚,虽有“以仁化人”的念头,却也暗忖难免有亡命之徒借机逃窜,此刻听闻“无一人缺席”,连自己都觉得意外。
  阶下的李靖最先回过神,“陛下!臣闻此讯,竟有些不敢信。”
  “臣见惯了沙场亡命之徒,却未曾想,这些待决的死囚,竟能为一句口头之诺,放弃唾手可得的生路,折返狱中!”
  “这哪里是死囚守信,分明是陛下这些年的仁政,真真切切入了人心啊!”
  他语气里满是感慨,全然没有了往日治军时的严肃,倒多了几分对“民心可用”的动容。
  马周紧随其后,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温声道:
  “陛下,此前臣在民间巡查,常闻百姓议论‘纵囚之事太险’,谓‘人之初,性本恶,死囚岂会守诺’。”
  “如今三百九十人尽数归狱,恰恰证明——不是人本性恶,是未曾得遇仁君,未曾见得国法之外的体恤。”
  “臣臣此刻竟觉得,这比去年粮产丰收,更让人心安。”
  魏征捻着胡须,眉头微蹙,却非反对,而是沉声道:
  “陛下,此等盛况,古来未有。昔日汉文、景二帝行仁政,也未曾有过‘死囚尽数归狱’之事。”
  “陛下,臣昨夜与刑部尚书核对名册时,曾翻查前朝旧案。”
  “自汉迄隋,纵囚之事并非未有,然或有半数逃匿,或有迟归者被重罚,从未有过‘三百九十人尽数归狱’之况。”
  “如今我贞观七年,竟得此盛况,臣以为,这已非‘死囚守信’这般简单。”
  房玄龄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列位大臣,声音里添了几分郑重:
  “昔年汉文帝废肉刑,传为仁政美谈,却仍有百姓惧刑而避。”
  “如今陛下未动一刑,未发一兵,只凭一句‘归家尽孝,期满归狱’的承诺,便让待决之人甘心折返。”
  “这是天下人信陛下之‘仁’,信贞观之‘治’啊!”
  说到此处,他才微微抬眼,看向龙椅上的李世民,语气愈发恳切:
  “臣以为,此事若处置得当,便是远超‘仁政美谈’的契机。”
  “今日死囚归狱之事,若只按常例审决,天下人或会赞陛下‘执法严明’,却难见贞观‘以信待民’的本心。”
  “可若能借此机会,赦其死罪——非是纵容恶行,而是奖其‘守信’,奖其‘知悔’,那天下人便会知:大唐不仅有国法之威,更有容人改过之量。”
  “陛下不仅是严明之君,更是信诺之主。”
  他怕这话显得过于偏重“宽纵”,又立刻补了句,兼顾国法威严,贴合自己“周全”的行事风格:
  “当然,臣并非主张‘一概赦免’。可令大理寺再核其罪——若系十恶不赦之徒,虽守信亦需酌减,不可废国法。”
  “若多是因生计、因误犯而触刑者,便准其归家为民,再由州县录其名籍,后续观其行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