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李世民打趣!(2 / 4)
李丽质捂著嘴笑了,“那当然,都说好了,当然要过来。”
看著孙思邈奇怪的眼神,萧然才想起来,他忘了告诉孙思邈这件事了!
好在孙思邈也並不介意,还特意放慢了动作教李丽质她们。
锻链完之后,萧然吃了个早饭,然后就去了玻璃工坊。
刚走到工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秦怀道兴奋的声音:“小郎君!你可算来了!镜片磨好了!”
萧然推门进去,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秦怀道手里捧著个木盒,快步走过来,“小郎君,你看看这镜片,是不是比之前还要光滑?我用牙膏抹在玻璃上磨的,比之前好多了!就是不知道这弧度对不对。”
打开木盒,两对玻璃镜片躺在绒布上,一对边缘略厚,一对中间略凸,对著光看也没什么杂质。
“试试吧?”秦怀道眼里满是期待。
正说著,程处默和李恪也来了,程处默一进门就嚷嚷:“小郎君,那镜片行吗?”
萧然挠头,举起一枚镜片朝著远处看了看,確实有放大的效果,但是更具体的还得做出来才行,毕竟有镜筒的望远镜和放大镜怎么可能一样。
“这么看来確实是有用的,不过得把镜筒也做出来才行。”
眼看著千里眼要成了,几人都十分激动,一听萧然这么说,李恪连忙问道:“这镜筒要怎么做?”
萧然说道:“咱们直接用木头做个木筒就行。”
程处默最是沉不住气,闻言连忙问道:“咱们上哪儿找木筒去?”
秦怀道默不作声,先把镜片包好,才抬头看去。
萧然想了想,这木筒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得契合尺寸,而且仿照望远镜,这木筒也並不是一个单纯的筒,而是两个筒嵌在一起的,这就要用到木工了。
想了想,萧然决定去求助。
“咱们去找三祖父,他老人家会木工,而且手中肯定有熟料。”
他们总不能直接用新鲜的木头去做,没有经过处理的木料根本没法用。
四人风风火火赶到三祖父家。
“三祖父。”萧然和三祖父打了个招呼。
三祖父眯起眼睛,“小郎君来了,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萧然点点头,“我们需要一些处理好的木料,要薄一些的,而且还要有弧度,三祖父你这有吗?”
三祖父想了想,“这木料倒是好办,只不过这有弧度的.弧度的大小之类的都不好说,若是有尺寸的话,倒是还好办一些。”
这倒也是,萧然乾脆直说道:“三祖父,我们是打算做千里眼,您按照这镜片的尺寸做就行,只不过得做两个。”
萧然乾脆按照现代望远镜的样子和三祖父形容。
三祖父咂咂嘴,“这倒是新奇,不过也不难。”
说著,三祖父直接带著萧然他们去了库房,然后將镜片的尺寸记了下来,就开始忙碌。
程处默主动在旁打下手递工具,秦怀道更是捧著镜片寸步不离,李恪则跟著三祖父学做木筒。
炭炉的热气裹著锯末香,萧然蹲在一旁,看著三祖父利落地削出木筒雏形,时不时伸手比划著名调整镜片位置。 ↑返回顶部↑
看著孙思邈奇怪的眼神,萧然才想起来,他忘了告诉孙思邈这件事了!
好在孙思邈也並不介意,还特意放慢了动作教李丽质她们。
锻链完之后,萧然吃了个早饭,然后就去了玻璃工坊。
刚走到工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秦怀道兴奋的声音:“小郎君!你可算来了!镜片磨好了!”
萧然推门进去,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秦怀道手里捧著个木盒,快步走过来,“小郎君,你看看这镜片,是不是比之前还要光滑?我用牙膏抹在玻璃上磨的,比之前好多了!就是不知道这弧度对不对。”
打开木盒,两对玻璃镜片躺在绒布上,一对边缘略厚,一对中间略凸,对著光看也没什么杂质。
“试试吧?”秦怀道眼里满是期待。
正说著,程处默和李恪也来了,程处默一进门就嚷嚷:“小郎君,那镜片行吗?”
萧然挠头,举起一枚镜片朝著远处看了看,確实有放大的效果,但是更具体的还得做出来才行,毕竟有镜筒的望远镜和放大镜怎么可能一样。
“这么看来確实是有用的,不过得把镜筒也做出来才行。”
眼看著千里眼要成了,几人都十分激动,一听萧然这么说,李恪连忙问道:“这镜筒要怎么做?”
萧然说道:“咱们直接用木头做个木筒就行。”
程处默最是沉不住气,闻言连忙问道:“咱们上哪儿找木筒去?”
秦怀道默不作声,先把镜片包好,才抬头看去。
萧然想了想,这木筒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得契合尺寸,而且仿照望远镜,这木筒也並不是一个单纯的筒,而是两个筒嵌在一起的,这就要用到木工了。
想了想,萧然决定去求助。
“咱们去找三祖父,他老人家会木工,而且手中肯定有熟料。”
他们总不能直接用新鲜的木头去做,没有经过处理的木料根本没法用。
四人风风火火赶到三祖父家。
“三祖父。”萧然和三祖父打了个招呼。
三祖父眯起眼睛,“小郎君来了,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萧然点点头,“我们需要一些处理好的木料,要薄一些的,而且还要有弧度,三祖父你这有吗?”
三祖父想了想,“这木料倒是好办,只不过这有弧度的.弧度的大小之类的都不好说,若是有尺寸的话,倒是还好办一些。”
这倒也是,萧然乾脆直说道:“三祖父,我们是打算做千里眼,您按照这镜片的尺寸做就行,只不过得做两个。”
萧然乾脆按照现代望远镜的样子和三祖父形容。
三祖父咂咂嘴,“这倒是新奇,不过也不难。”
说著,三祖父直接带著萧然他们去了库房,然后將镜片的尺寸记了下来,就开始忙碌。
程处默主动在旁打下手递工具,秦怀道更是捧著镜片寸步不离,李恪则跟著三祖父学做木筒。
炭炉的热气裹著锯末香,萧然蹲在一旁,看著三祖父利落地削出木筒雏形,时不时伸手比划著名调整镜片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