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谢谢!(2 / 7)
同样的道理,已经做了发行的人,就又忍不住惦记自己搞院线。
而且反过来也成立,江智强这个做院线的,一旦赚到了钱,不也考虑想投资电影吗?
呵,谁也别笑话谁。
归根到底,大家都处在这个产业链里,无论哪一头赚到了钱、做大了,都会想着要延伸自己的产业链,自己种地、自己收麦子、自己开家面粉厂,然后再自家开个方便面厂——哎,我吃全链条!
“你也想做院线?”
“想啊,一直都想啊!但是做院线好费钱的!港港这边一家稍微有点规模的三厅四厅电影院,投资就要上千万,还不包含地皮房租。如果要自己买楼来做,那就更贵了,你也知道,虽然最近楼价降了,但整体还是贵。咱们做电影的,辛苦好久,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发行,多少人在其中辛劳,不说赔本的那个话,就算是赚钱,也就是百万级别的赚,要到程龙周星池的电影,才能赚到千万级别的利润,拿到楼市去,又够做什么?什么都买不下的。”
“嗯。”
“上次同林太、同楠生闲聊,据林太讲……”
“等等,林太?”
“啊?清霞啦,哈哈,我们都称呼她林太。”
“嗨……好吧,你接着说。”
“据林太讲,内地正在做电影体制的改革,整体的思路很激进,具体来讲就是内地的整个电影生产流程,保留审批体制,分几步,逐渐放开拍摄主体限制,也就是说,可能十年之后,就不一定非要内地的国营制片厂合资才能拍电影了,然后就是彻底放开电影发行和院线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林太说她还特意问了,港港的资本虽然不算民间资本,但大概率依然会有市场准入权,只是据林太说,上面的政策口子,估计会给开放到允许持股49%这样。”
“哦……”
其实听他讲等于白听,纯粹是不好打断而已。而这里面的门道儿,是林见鹿去年八月在首都小住的时候,跟韩山平、张合平,大家坐一张桌子上喝着酒聊过的。
比他这个从“林太”嘴里听来的三手消息,要细节多了。
一是市场不行,整个内地的电影市场,虽经历十几年的一再改革,始终不曾触达根本问题,所以改来改去,越改越没气儿了,那时至今日再要改革,这一次,上面就很是有些痛下决心的意思,要大动,彻底打破过去固有的国有资本的桎梏链条。
二是最近上上下下,都很热衷于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围绕着入世谈判,已经来回拉锯了n轮了,在文化产业这一块儿,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内地一向严防死守,但也正因如此,入世谈判在这个地方卡得很严重。
所以当时闲聊的时候,听老韩的意思是,其实上面已经有意稍稍地开点口子,先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也就是庄承嘴里所谓49%持股上限的事情。
连外资在接下来,都将会被允许持股最高49%,那显然,港资是肯定至少也有这个待遇的——然而,这都是小事。
无论跟谁合作搞院线,林见鹿想用的都是对方的人、经验和管理,钱他是不缺的,而他可不是港资,他至今都是纯纯的老首都!
所以,无论江智强,还是庄承也有意,林见鹿都无所谓。
反正他会要拿到绝对的控股权才肯做这个事儿。
“所以……你的确是想要做院线。”
“是。早就想做。但一直不够钱。”
“嗯,是寰亚电影来做,还是你个人来做?”
“寰亚电影很难,除非你来强力推动,我配合你,我再去说服几个当初投了钱的股东,这样把投票权硬推过三分之二,否则,推不动,大家对内地是有疑虑的,不止是水土不服的问题,主要是担心内地的政策变化。”
“嗯,我明白了。”
林见鹿沉吟着,电话那头的庄承也不说话,等他的最终决定。
而林见鹿一边摸着梁泳琪大衣里的那双大白腿,却一边不由得就走了神,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开口,“这样,明天上午我约了江智强,大家一起见面聊聊?”
庄承马上回应,“好啊!” ↑返回顶部↑
而且反过来也成立,江智强这个做院线的,一旦赚到了钱,不也考虑想投资电影吗?
呵,谁也别笑话谁。
归根到底,大家都处在这个产业链里,无论哪一头赚到了钱、做大了,都会想着要延伸自己的产业链,自己种地、自己收麦子、自己开家面粉厂,然后再自家开个方便面厂——哎,我吃全链条!
“你也想做院线?”
“想啊,一直都想啊!但是做院线好费钱的!港港这边一家稍微有点规模的三厅四厅电影院,投资就要上千万,还不包含地皮房租。如果要自己买楼来做,那就更贵了,你也知道,虽然最近楼价降了,但整体还是贵。咱们做电影的,辛苦好久,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发行,多少人在其中辛劳,不说赔本的那个话,就算是赚钱,也就是百万级别的赚,要到程龙周星池的电影,才能赚到千万级别的利润,拿到楼市去,又够做什么?什么都买不下的。”
“嗯。”
“上次同林太、同楠生闲聊,据林太讲……”
“等等,林太?”
“啊?清霞啦,哈哈,我们都称呼她林太。”
“嗨……好吧,你接着说。”
“据林太讲,内地正在做电影体制的改革,整体的思路很激进,具体来讲就是内地的整个电影生产流程,保留审批体制,分几步,逐渐放开拍摄主体限制,也就是说,可能十年之后,就不一定非要内地的国营制片厂合资才能拍电影了,然后就是彻底放开电影发行和院线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林太说她还特意问了,港港的资本虽然不算民间资本,但大概率依然会有市场准入权,只是据林太说,上面的政策口子,估计会给开放到允许持股49%这样。”
“哦……”
其实听他讲等于白听,纯粹是不好打断而已。而这里面的门道儿,是林见鹿去年八月在首都小住的时候,跟韩山平、张合平,大家坐一张桌子上喝着酒聊过的。
比他这个从“林太”嘴里听来的三手消息,要细节多了。
一是市场不行,整个内地的电影市场,虽经历十几年的一再改革,始终不曾触达根本问题,所以改来改去,越改越没气儿了,那时至今日再要改革,这一次,上面就很是有些痛下决心的意思,要大动,彻底打破过去固有的国有资本的桎梏链条。
二是最近上上下下,都很热衷于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围绕着入世谈判,已经来回拉锯了n轮了,在文化产业这一块儿,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内地一向严防死守,但也正因如此,入世谈判在这个地方卡得很严重。
所以当时闲聊的时候,听老韩的意思是,其实上面已经有意稍稍地开点口子,先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也就是庄承嘴里所谓49%持股上限的事情。
连外资在接下来,都将会被允许持股最高49%,那显然,港资是肯定至少也有这个待遇的——然而,这都是小事。
无论跟谁合作搞院线,林见鹿想用的都是对方的人、经验和管理,钱他是不缺的,而他可不是港资,他至今都是纯纯的老首都!
所以,无论江智强,还是庄承也有意,林见鹿都无所谓。
反正他会要拿到绝对的控股权才肯做这个事儿。
“所以……你的确是想要做院线。”
“是。早就想做。但一直不够钱。”
“嗯,是寰亚电影来做,还是你个人来做?”
“寰亚电影很难,除非你来强力推动,我配合你,我再去说服几个当初投了钱的股东,这样把投票权硬推过三分之二,否则,推不动,大家对内地是有疑虑的,不止是水土不服的问题,主要是担心内地的政策变化。”
“嗯,我明白了。”
林见鹿沉吟着,电话那头的庄承也不说话,等他的最终决定。
而林见鹿一边摸着梁泳琪大衣里的那双大白腿,却一边不由得就走了神,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开口,“这样,明天上午我约了江智强,大家一起见面聊聊?”
庄承马上回应,“好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