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迷人(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实上的确是很久了。
  自林见鹿96年春天去湾湾,俩人认识,到冬天就已经同居,事实上,陈舒华之前的三十多年,都毫无疑问是几乎从来不曾离开过自己的妈妈的,但最近这一年多,她的心神先是放到林见鹿身上,后来又放到林顺平身上,其实生活中是久已离开了妈妈的,只是在那个时候,她自己懵然不觉罢了。
  不过此时遥想,的确,如果没有自己,如果没有生下一个孩子,陪伴了她前半生,事实上也掌控了她前半生的妈妈一旦去世,带给她的打击,很可能是毁灭性的,说不定就真的会让她整个下半生都很难走出来。
  “嗯,的确已经过去了,可以怀念她,但不必再非要为此伤心了,我们活着的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的,你还有爸爸,有老公,有孩子,而且,还有惠伦陪着你,她最近一直都好担心你,我一直催她回去自己睡,她都不肯……”
  “嗯。”
  说话的工夫,某位小太太已经推开门,探了脑袋进来,然后才整个身子都蹦进来,“呀,笑起来了,心情好点了?”
  陈舒华笑得很温柔,微微地偏了下脑袋,“嗯。睡得很好,心情就好像是一下子变好了许多。”
  于是苏惠伦走进来,挤到她那一边去,陈舒华顺势抱住她,姐妹俩脑袋挨着脑袋,虽无言却叫人颇觉温馨的一刻——然而,短短十几秒钟之后,苏惠伦忽然挺了挺上身,凑过去,在陈舒华嘴上亲了一下,陈舒华诧异地看她,她说:“这边出海好方便,要不要租条船,出去玩一天?”
  陈舒华闻言想了想,忽然一下子通灵剔透,笑着,伸手抓了抓她的胸口,回头看一眼身后的林见鹿,然后笑着问她:“你是馋了吧?”——苏惠伦哈哈大笑。
  …………
  下午,半山别墅。
  大书房里开着窗,微风挟裹着清新的、微微带了些海腥的气息,不断地吹拂着窗口的白色纱帘,阳光透过硕大的玻璃窗,无遮无拦地照进来。
  林见鹿坐在房间里新增的电脑桌前,面对着一台14寸的大屁股显示器,手指在键盘上迅速地敲打——嗯,熟练了一下,就还行,主要是写个大纲,全是干货不用灌水,所以预计三千字搞定,但不得不说,智能abc汉字输入这个软件,尽管已经推出好几年了,但比起后世的搜狗,它是真的不好用啊。
  也就是勉强把活干出来吧!
  蔡重信代表林见鹿,跟亚视的另外两家小股东进行了初步接触,效果还不错,至少两家都同意卖——就当下这个经济大环境,林见鹿提出的推动数码化,一下子就要拿出五六亿港币的现金,尽管他们都是小股东,大家按持股比例出钱,他们每家需要出的钱都是一亿不到,但那也很多了。
  要是搁在1996年,这点钱,说不定他们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甩出来了,可现在就不行,强如港港首富李兆吉,都需要卖楼纾困了。
  偏偏林见鹿个人持股高达67.08%,超过绝对控股线,他们作为小股东,要么跟着出钱,要么就只能放任林见鹿自己投进去一大笔,从而进一步摊薄他们的持股——本来就只是一点小生意,本来就没有什么话语权,混迹港港商界多年的人,大多拿得起放得下,既然自己无心搅局,不如放人一马,结个善缘。
  而且一旦股权出手,还能又带来一笔活钱。
  于是,就谈呗。
  都是豪商,甚至都是当年见过枪、经过血的人物,没那么多斤斤计较,我愿意卖给你,你的价码只要给个大差不离,不欺负人,差不多也就卖了。
  之前林柏欣限于困局,被迫出售股份,大概是给亚视卖出了一个十亿四千多万港币的估值,李兆吉很爽快,自称“不占小朋友便宜”,所以他手里的14.92%的股权,要了个大差不离的价格,1.6亿港币就卖。
  但查家那边就稍微嘴硬,他家持股18.5%,目前谈到了2.2亿,差不多是给亚视做了12亿左右的估值——这个肯定不行。
  不是说林见鹿不舍得这点钱,而是两笔交易几乎同时走,没道理谁嘴硬就多给人家钱,那个乐意把股权卖给你、助你成功的,反倒要吃亏。
  蔡重信目前的谈判思路是,按照11亿港币的估值,跟查家再谈第二轮。
  谈成了,就两家都按照这个估值给钱。
  问题不大。
  查家在大屿山铺开的那一摊子,说是旅游地产,其实就是偏远、交通不便,因此基本上完美错过了港港近二十年来的历次地产涨价大潮,等到去年金融危机一发,据说他家的资金链,也是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
  别看嘴硬,其实内里很虚。
  11亿的估值,估计他家最终能接受。
  那么,一旦把这两家手里的股份都收回来,亚视就是独资公司了,接下来,林见鹿的五六个亿港币的钱,就会砸进去,对整家电视台进行全数码化改革,然后就要力推卫视中心成立,一直到上星,全球播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