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实干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瞧您这话说的。”
  “马爷您老都康泰著呢,我怎么捨得伸腿儿?”
  说完,这人转身对著林煒,双手抱拳,极为恭敬的鞠了一躬。
  搞得林煒有些摸不到头脑。
  这汉子虽然长相“奇特”,但他一说话,上书房內的紧张氛围顿时消散於无形。
  马齐笑呵呵的拉过林煒:“林大人,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骑都尉姚启圣的四公子,姚典。”
  “是现在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两淮盐使居然是姚启圣的儿子?
  两淮巡盐御史时立时废,並非常设职位,比如现在就没设置御史,姚典需要负责从盐井开採到招募票引,乃至拨解盐税和收缴私盐一系列工作……
  姚启圣因为收復台湾有功,被封了骑都尉的世职,姚典也算是大清官场的顶级富二代了,他能处理明白这么多事儿?
  还是说这是老皇帝故意给姚家留的肥缺儿?
  老皇帝故意挑这个时候让姚典进京考成,又是什么意思?
  马齐见到姚典开心极了,他对六部借员和內阁的人挥了挥手,笑道:“知道你们不愿陪我一个老头子坐著,都出去放放烟吧!”
  “顺便到誊本处和奏本处看看,有没有新递进来的摺子。”
  这群官儿一听马王爷让他们鬆快一下,连忙道谢,立刻一溜烟儿的跑了。
  屋內只剩下了林煒他们三人。
  马齐看摺子的时候习惯坐在炕上,他让姚典自行去搬凳子坐到他对面,林煒便和马齐分別坐在炕桌的两侧。
  这个坐法,有些像后世考官面试考生的感觉。
  “老姚,你前段世间屌登的大发了,闹得太过!”
  “两淮的盐引都衝击到长芦盐区了!明年的户部,也没法测定盐量!”马齐见姚典坐好了,此时没了外人,便开始因循善诱起来。
  “朝廷批了盐引,你卖就是,盐商们囤积盐引就让他们囤去,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了,朝廷的声誉可是比天都重啊!”
  “这次皇上召你进见,难免要问起这岔儿。”
  “你得有个预备。”
  林煒隱约知道马齐说的是什么事儿,但怎么知道的,还真忘了。
  朝廷会先测定某个区域內盐的消耗量,然后再招募能够一次性支付八百引几十万斤盐的盐课大商人,按照他们上报的销售计划数量和引钱,下发盐引。
  这个制度运行了几十年了,还算稳定。
  可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这群盐课商人却没按照上报的计划贩盐,反而找各种理由囤积居奇,抬高盐价。
  要说姚典也是个狠人,知道走文书加上內阁討论的时间太长,也就没上报朝廷,直接自作主张又批了二百引盐!
  那群大盐商们就等著赚钱了,怎么可能吃这种亏?於是一边安排家人来京城活动,一边改名换姓联合晋商,又吃下了这二百票引。
  姚典却不慌不忙的又批出了二百盐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