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不对称战斗 强磁战车的惊艳出场(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陈默领主启动血脉祭坛,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想法送回东夏之后,毫无疑问,立即引发了一轮东夏智囊团和相关领域物理专家的总动员。
  在给陈默的回应中,分管领导大肆赞扬了陈默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解题思路,不过,也婉转的提出了一点小建议。
  永磁体,不太合适。
  为什么不好呢,首先是这玩意你吸起来容易,但是拿下来可太费劲了。
  其次,这种强力磁场会对己方装备造成巨大干扰,操作时需要时刻提心吊胆。
  所以,咱们还是上电磁铁,虽然费点电,但是可控!
  东夏那边用差不多三天的时间,日夜不休,一路火带闪电,完成了这辆特型“磁力战车”的制造。
  磁力战车的核心,是排列成海尔贝克阵列的十六组高温超导电磁体,之所以搞这么复杂,主要是为了让磁吸力有明确的方向,避免对侧后方造成严重影响。
  说是高温超导,其实是超低温环境运行,以稀土钡铜氧在液氮材料下封装的超导体结构作为核心,能承载远超传统导体的电流密度,在通电瞬间产生极其强大的磁场。
  为了保持超导的工作温度,配置了闭环式微型斯特林超级制冷机,保证主要通电区的温度稳定在七十七开,也就是零下一百九十六度。
  并不是温度不能升高了,只不过每升高一点温度,都得用更大的气压强度去弥补,重量上会有额外负担,得不偿失。
  车体结构简洁得近乎粗暴——就是一个类似于铲车一样的大家伙,前方高举着那面电磁阵列,后方则是塞得满满当当的电池组和驾驶舱。
  为了防止被强磁力吸附过来的敌人破坏磁力结构,电磁体的前面,做成了一个包围式的复合内装甲。
  复合装甲第一层为人造单晶金刚石涂层,主打表面硬度和抗切割,穿刺能力;第二层是高强度碳化硼陶瓷复合板,吸收暴力冲击,分散能量;第三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提供优异的抗撞和防崩裂能力。
  装甲结构为蜂窝状波纹板结构,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最大化减轻重量。
  这还没完,虽然因为重量限制,无法迭加超厚的外装甲,但是,可以就地补充啊。
  磁力战车的前端,东夏做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呈宽度为四米的半弧形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可以使劲塞附加防护。
  不能完全塞铁块,会对磁感线的穿透有影响,所以瀚海领在框架里穿插了一部分铸铁铁板,又哐哐塞了大量的墙砖,使整个外装甲的厚度达到了六十公分。
  可以了,再厚就影响磁力吸附距离了。
  作为当年鲜血要塞坚不可摧的墙体的一部分,这些城墙的砖块本身质地坚硬,又经过了特殊工艺加工,虽然已经侵蚀了许久,扛住职业者的一两轮简单攻击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经过本地二创之后,磁力战车的前端,就如同抱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长条形保险杠,里面是厚厚的铁板加石块的保护层。
  经过测试,哪怕是黑武士,也没办法在不动用精炼以上级武器的情况下,对这堵移动堡垒般的外装甲结构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
  车内虽然塞满了超高功率密度固态电池组,但电池系统绝大部分的能力,都供应给了“贪婪”的电磁体,留给驱动系统的动力少得可怜,在稍微复杂一点的地形或者上坡就会失速。
  动力不够,牛马来凑。
  瀚海领出动了由老牛率领的一整个推车组,负责用纯肌肉力量,推动战车前进。
  这玩意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只能说,东夏这种针对性的装置,有些过于针对了。
  七月六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陈默看了看战术手表中的黄历,宜动土,拆卸,搬家、迁坟……
  那还等什么呢。
  磁力战车缓缓的被推进场,随着开关打开,电流通过超导材料,激活电磁线圈,瞬间在车具前方一个约六十度的扇形范围内,释放出达十五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