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太傅的反击(1 / 5)
第127章 太傅的反击
眼前的穆疏云还是平日站在自己面前说话的模样,穆昶却突然像是不认识她似的,睁大眼站了起来。
“这件事情不是皇上的主意,是你自作主张买通阮福对沈宜珠下手,失败之后又把阮福杀了?”
穆疏云用力地咬着下唇,缓缓点头。
“你为何要去做这件事?”穆昶朝她前进了一大步。
穆疏云红了眼眶:“我需要夺回我的皇后之位,而沈宜珠如今是我最大的威胁。”
“可你怎么敢与紫宸殿的人联手?”穆昶震惊地望着她,“这件事情你不曾与我通过气!”
“但是皇上默许过!”穆疏云把皇帝朱批过的那个折子放在桌上,“我那日去找过他,他给了我一份承诺,他也希望我能为他解除沈家目前带来的这个威胁。”
穆昶把它拿起来,两颊颤抖:“他如今还需要仰仗穆家和靖阳王府共同支撑他,他给你这个承诺,是让你为他卖命吗?”
穆疏云神色微变:“即便如此,也值得。我们穆家不也还是要利用他上位吗?
“二十年前祖父因罪罢官,穆家从叱咤朝堂的国丈府沦为一介平民。
“是父亲亲口与我说过,穆家一定要凭借抚养国君的功劳重回巅峰,最终还要超越当年,成为天下不坐皇位、但权势最大的掌权者!
“因为只有手上有着足够大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护身符。所以您还说过,一定要让女儿成为皇后,要让将来的太子、国君身体里都流着穆家的一半血液。
“你说我们要当魏晋王谢,不能让皇权左右我们的命运,而是要反过来掌控皇权,由我们穆家来主宰让谁坐那个位置!
“这一次女儿被伤及了切身利益,为他卖命又算什么!只要最终我获益,不就行了吗?”
穆昶望着她冷漠而坚定的脸,一时之间竟然失语。
二十年前穆家因罪被贬时,穆疏云还没有出生。之所以把这些过往记得清清楚楚,自然是一夕之间遭遇了从云端跌落的穆昶与夫人这些年来不断灌输给她的。
没错。
二十年前的穆家多么风光。
本来老父亲就已然位列三公,是当朝的御史大夫。
而妹妹凭借着幼年与刚刚即位的先帝一道婚约,顺理成章地入主中宫成为皇后。家族中几个堂妹,也都分别嫁给了高官子弟。
妹妹与先帝有着少年青梅竹马的情分,婚后琴瑟和鸣。先帝刚刚登基,怀揣着一番大志向,却又被一帮老臣压制着,理政之上殚精竭虑。
妹妹闺中积累了不少学识,入宫之后为了给先帝排忧解难,又学习古今贤士的雄韬伟略,成了一个称职的贤内助。
在日积月累的相互扶持中,帝后夫妻感情日渐深厚。前三年先帝后宫干干净净,纳妾蓄婢之事,绝不曾有。更数次在文武百官面前感念皇后的付出。
由此引来的,自然就是先帝对穆家的恩宠。
即使那个时候,妹妹隔三岔五传老父亲和他们兄弟入宫敲打,警告他们越是受宠,越是要低调做人,可穆家的声望依然如烈火烹油,势不可当了。
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生出胆子,认为听从下面人的游说,放几个官位出去,给家族积累点弄权的资本,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谁知道让人告发了。
不但让人告发,先帝还大为震怒。
认为穆家辜负了他的期望。 ↑返回顶部↑
眼前的穆疏云还是平日站在自己面前说话的模样,穆昶却突然像是不认识她似的,睁大眼站了起来。
“这件事情不是皇上的主意,是你自作主张买通阮福对沈宜珠下手,失败之后又把阮福杀了?”
穆疏云用力地咬着下唇,缓缓点头。
“你为何要去做这件事?”穆昶朝她前进了一大步。
穆疏云红了眼眶:“我需要夺回我的皇后之位,而沈宜珠如今是我最大的威胁。”
“可你怎么敢与紫宸殿的人联手?”穆昶震惊地望着她,“这件事情你不曾与我通过气!”
“但是皇上默许过!”穆疏云把皇帝朱批过的那个折子放在桌上,“我那日去找过他,他给了我一份承诺,他也希望我能为他解除沈家目前带来的这个威胁。”
穆昶把它拿起来,两颊颤抖:“他如今还需要仰仗穆家和靖阳王府共同支撑他,他给你这个承诺,是让你为他卖命吗?”
穆疏云神色微变:“即便如此,也值得。我们穆家不也还是要利用他上位吗?
“二十年前祖父因罪罢官,穆家从叱咤朝堂的国丈府沦为一介平民。
“是父亲亲口与我说过,穆家一定要凭借抚养国君的功劳重回巅峰,最终还要超越当年,成为天下不坐皇位、但权势最大的掌权者!
“因为只有手上有着足够大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护身符。所以您还说过,一定要让女儿成为皇后,要让将来的太子、国君身体里都流着穆家的一半血液。
“你说我们要当魏晋王谢,不能让皇权左右我们的命运,而是要反过来掌控皇权,由我们穆家来主宰让谁坐那个位置!
“这一次女儿被伤及了切身利益,为他卖命又算什么!只要最终我获益,不就行了吗?”
穆昶望着她冷漠而坚定的脸,一时之间竟然失语。
二十年前穆家因罪被贬时,穆疏云还没有出生。之所以把这些过往记得清清楚楚,自然是一夕之间遭遇了从云端跌落的穆昶与夫人这些年来不断灌输给她的。
没错。
二十年前的穆家多么风光。
本来老父亲就已然位列三公,是当朝的御史大夫。
而妹妹凭借着幼年与刚刚即位的先帝一道婚约,顺理成章地入主中宫成为皇后。家族中几个堂妹,也都分别嫁给了高官子弟。
妹妹与先帝有着少年青梅竹马的情分,婚后琴瑟和鸣。先帝刚刚登基,怀揣着一番大志向,却又被一帮老臣压制着,理政之上殚精竭虑。
妹妹闺中积累了不少学识,入宫之后为了给先帝排忧解难,又学习古今贤士的雄韬伟略,成了一个称职的贤内助。
在日积月累的相互扶持中,帝后夫妻感情日渐深厚。前三年先帝后宫干干净净,纳妾蓄婢之事,绝不曾有。更数次在文武百官面前感念皇后的付出。
由此引来的,自然就是先帝对穆家的恩宠。
即使那个时候,妹妹隔三岔五传老父亲和他们兄弟入宫敲打,警告他们越是受宠,越是要低调做人,可穆家的声望依然如烈火烹油,势不可当了。
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生出胆子,认为听从下面人的游说,放几个官位出去,给家族积累点弄权的资本,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谁知道让人告发了。
不但让人告发,先帝还大为震怒。
认为穆家辜负了他的期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