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元雉岛与渡海(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瓮在玉楼宗內数量不多,但也不是什么必不可缺的重要宝物,所以能用一艘大瓮笼络一名元婴真人还算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玉楼宗也无愧於群星海內最会做生意的宗门,一手如意算盘打得叮噹响。
  少了大瓮,
  木氏的旅途瞬间变得举步维艰。
  如今木氏一族的人口其实已经锐减到了五十万左右,其中凡人还有三十多万,链气修士近二十万,筑基修士也就只有百来个出头。
  比起出发时候的浩浩荡荡,木氏如今已然有些疲倦。
  凡人因为不適应长途跋涉,在路上或多或少占据了伤亡的大头。
  反倒是链气修士的数量,因为木原大力开展灵根检测,使得原本泯然眾人的木氏族人都能一一踏入修行大门。
  木氏的链气修士数量变多了。
  筑基期的数量也变多了!
  但不论是链气期还是筑基期,理论上都不能有效地適应跨海航行。
  某些天然险地,链气期、筑基期修士都可能触之即亡。
  更別说那群还在链气期之下的木氏凡人了。
  严格意义上讲,
  只有真正经歷了长途航行之后,木原才会发现自己的当初的决定是有多么草率。
  但没办法,
  很多东西一旦开始,就算咬紧牙关也要坚持下去。
  木原想出的办法是化整为零,
  依靠木氏百来个筑基修士,分批次一次次带走一船又一船的木氏族人。
  木原此前缴获了不少战利品,其中便能凑出百来艘质地不错的小型或中型灵舟。
  一般散修並不会隨身携带大型灵舟,所以哪怕木原外出至今,也从未在一枚储物袋里缴获过一艘大型灵舟。
  首先,
  木原在中部群星海那头寻了一处僻静无人的荒岛,用於安置那些暂时未有排到队的木氏族人。
  其次,
  第一波尝试由木原亲自上场。
  他御使著一艘中型灵舟,其上多安排了五个木氏筑基。
  其中两个负责到另一边海域的安置岛屿驻扎,另外三个则是学习完木原的经验后,安排在第二波的运输灵舟之上。
  中部群星海与南部群星海之间的天险唤作“大漩涡”。
  其威力,木原已经经歷过了。
  而北部群星海与中部群星海之间的天险,则唤作“百迭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