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安南新政(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南两百余方旧民,能够徵收起来的税款,顶多也就十几方两。
  为了镇守这点儿税款,要动员数万税丁,完全得不偿失。
  索性就放下这笔收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李牧当即算起了经济帐。
  拋出地方上的各种摊派,大虞朝官方正税,可以说是歷代王朝之最。
  按照大虞律,想要在安南徵税,那就是一个笑话。
  都护府想要运转下去,那就必须进行税制改革。
  相比大虞朝,安南的最大好处就是没有既得利益集团。
  跟著李牧混的功勋集团,尚未扎根地方,大家都没有插手商业。
  没有利益纠葛,自然不会反对税制改革。
  商税、关税、矿税、铸幣税,隨便怎么收都行,大家的关注点全在土地上。
  只要把承诺的军功田,给大家兑现了,那就是好老大。
  “侯爷,税收怎么会这么少?
  末將记得,所有男丁都要缴纳丁税,其他各项税收也远超三十税一。
  如果朝廷的税收这么低廉,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
  孔玉堂的问话,代表了一眾將领的心声。
  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非常清楚官府的盘剥有多严重。
  突然一天,有人告诉他朝廷的税收其实很低,其他都是地方上层层加码出来的。
  正常人的反应,都是难以置信。
  “税收本来就是这么多,至於你们多交的,要么是替別人承担了纳税义务,
  要么就是餵了地方衙门。
  你们应该知道,衙门中的三班六房,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编制的。
  县太爷府中的一眾僕人,师爷,也是需要钱的,更不用说钱打点上头。
  这些开销,不可能凭空变出来,所以负担就落到了你们头上。
  如此卑劣的行为,本侯不屑於为之!”
  李牧解释完后,在眾人心目中,他的形象越发光辉起来。
  “侯爷英明!”
  仔细算完经济帐后,原本坚持的一眾將领,瞬间没了兴趣。
  十几万两的税款,都不一定能够覆盖徵税成本,折腾这点儿钱完全没有意义这一刻,他们突然明白,为何大虞朝廷经常缺钱了。
  按照这种徵税模式,经济落后的偏远省份,財政不出现亏空才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