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声名所累(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方各省最少出一位,搞不好是两位。
  浙党也是一个麻烦,出於政治平衡的需要,搞不好也能获得一个名额。”
  乐向鬆缓缓说道。
  大虞朝的阁臣选拔,看似是百官廷推,皇帝拍板决定。
  实际上这背后,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单纯从地域上看,浙江诞生的阁臣数量最多。
  没有別的原因,就因为浙党经常和清流党对著干,时常扛著清流的旗號反清流。
  背后深层次原因,还是士绅集团內部纷爭不均,產生的地域矛盾。
  浙党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激化文武矛盾。
  清流党则相对激进,不光要压制武將,连皇帝的权力他们也想关进笼子里。
  主张削弱君权,提出“散权”思想,倡导“公天下以选举”。
  要求改良政治,缓和统治危机。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在具体执行上,又是另一套標准。
  改革难度太大,容易引发利益集团反噬,喊口號就简单的多了。
  既可以爭取士子和百姓的支持,又不用承担实质性责任。
  “浙党肯定能拿到一个位置,陛下希望缓和朝中矛盾,正需要他们出来和稀泥。
  反倒是我们比较危险,徐阁老之死被查清后,楚党同清流党分道扬鑣成为定局。
  没有阉党的压力,他们不需要清流党的招牌充当护身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楚党会向浙党靠拢。
  加上看我们不顺眼的齐党,搞不好什么时候,一个“齐楚浙党”联盟就出现了。
  倘若局势如此发展,搞不好內阁中,我们连一席之地都没有!”
  吕凌风沉声说道。
  文官集团没能和勛贵外戚死磕,除了实力不济外,內部矛盾激化也是重要因素。
  徐文岳被人暗算,儘管做的隱蔽,还是被人给看到了。
  锦衣卫一审,出手之人全部招了出来,幕后黑手正是清流核心的左都御史。
  儘管左都御史死了,没法继续追查下去,楚党官员还是把帐算到了清流党身上。
  本就充满矛盾的政治联合,直接走到了终点。
  出了这档子事,文官內部迅速呈现分化。
  许多官员把自家老大之死,怀疑到了政敌身上。
  毕竟,勛贵系这敌人真心没法搞,继续折腾下去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