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鋰硫电池不是未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鋰枝晶和穿梭效应...个人认为不靠谱,这玩意根本不是现有技术能搞定的。”
  “鋰硫电池...这位许教授有点外行指挥內行的意思,十年內,鋰硫电池绝对不可能成为主流。”
  “不愧是我男神,画饼都画得这么帅!”
  “许神牛逼!”
  “明显是骗取国家经费的吧,鋰硫电池这东西根本就没技术可行性,固態电池才是未来!”
  “放屁,人家自己就投资了几十个亿进去,还用得著骗国家经费?”
  网上的各个信息还是和以前一样,吵吵闹闹,没什么新意。
  正当许青舟悠閒地躺在沙发看消息时,京都的一处五星级酒店里,两个刚参加完今天揭牌仪式的中年人也坐著喝茶。
  “这个年轻人心还真大啊。”戴著眼镜中年咋舌,他正是寧德时代的首席科学家,陈荣轩。
  和许青舟不同,他们主要聚焦硫化物固態电池,现在已经成功製备出能量密度300wh/kg的凝聚態电池。
  其实,国內的主要电池生產商基本都將固態电池当成下一代核心。
  无论是他们,还是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亦或者日本的丰田,日產,松下,韩国的三星,基本都以固態电池为主要推进方向。
  是,鋰硫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可不安全啊,还存在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循环寿命短(<500次)等硬伤。
  不管怎么看都没商业前景,而固態电池已实现半固態车型量產。
  陈荣轩好奇朋友的想法:“你怎么看?”
  对面的是水木大学的杨向宇教授,在寧德时代担任技术顾问。
  “非常困难,我们都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更加明白其中的技术阻碍有多大。”
  杨向宇停顿一下,言语中的讚赏之意毫不掩饰,说:“今天我和他聊了几句,沉稳,
  睿智,难怪做出了如今成就。”
  陈荣轩点点头,很认同杨向宇的话,沉声说:“我还是坚持意见,磷酸铁鋰电池未来20年不会被淘汰,固態电池需5-10年量產,是未来的核心方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还真有点相信这个他说的话,鋰硫电池是未来。”
  杨向宇笑了笑。
  陈荣轩有点意外,说实话,许青舟给他的感觉也不像是说大话的人,但...事实就摆在这啊。
  他只能说:“最起码,不是最近十年的未来。”
  他说得还算保守了,固態电池十年內才能进入商用阶段,而比固態电池问题更多的鋰硫电池想实验量產,说不定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
  杨向宇不置可否,事实確实如此,鋰枝晶和穿梭效应都属於变革性问题,需要材料学的突破,这极其困难。
  “前几天,老孟还在跟我嘆息,说数学界损失了领军人物。”
  在大家眼中,这算是许青舟正式从数学领域跨界到物理材料领域的標誌,以前从事超导薄膜的研究,可以说兴趣,现在直接搞了材料研究所,那就是真的转战其他领域了。
  客厅。
  “今天这么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