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要掛科?(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余航酒醒后,宿醉带来的头痛让他有些难受。
  他揉了揉太阳穴,喝了杯水,感觉稍微清醒了一些。
  反正也没什么事,他便去了实验室看资料,准备继续研究船舶软体的开发。
  没想到竟在实验室碰到了傅星文教授。
  “傅老师好!周末还上班啊?”余航恭敬地打了个招呼。
  “对我们来说,哪有休息哦~”傅星文笑著答道,语气中带著一丝无奈。
  確实,交大这种顶尖高校,国家经费给的虽然足,但科研压力也是非常大,常常要连续工作数十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余航,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呢。”傅星文笑著说。
  “傅老师,有什么事吗?”余航问道。
  “是这样的,我想问问你,有没有考虑过继续深造?”傅星文问道。
  “继续深造?”余航有些惊讶,没想到傅星文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是啊。”傅星文点了点头,“以你的水平,如果不继续深造,实在是太可惜了。打不打算读我的硕士?甚至也可以申请直博,我可以亲自带你。”
  按余航前世的记忆,傅星文十年內就能评上工程院院士,当他的学生基本上可以保证留校任教,能拿到的科研资源也是顶级的。
  可谓是万千学子的梦想。
  但余航重生的目的是想让华夏造船业更快地发展,在学校读书固然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对於重生又有系统傍身的余航来说,有太多更好的选择了。
  “傅老师,谢谢您的好意。”余航感激地说,“不过,我暂时没有读研的打算。”
  “为什么?”傅星文大吃一惊,原以为余航这种上进好学的孩子,肯定会想继续深造。
  要知道,他可是最热门的导师之一,想读他硕士博士的学生早就排起长队了,甚至有人愿意重金来疏通关係。
  “傅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余航解释道,“但是,我想毕业去船厂。”
  造船业作为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设备密集的系统工程,即使自己有系统金手指,靠一人力量也无法扭转大局。
  只有以大船厂为平台,凝聚数千数万人的力量,才能改变行业发展。
  “船厂?”傅星文更加惊讶了,作为华夏最好的高校之一,真正毕业去船厂的船海学生凤毛麟角。
  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舰船研究所那种科研部门,或者像船检局,海事局那种职能部门,工作轻鬆体面,待遇也不错。
  毕竟船厂环境差,工作辛苦,收入也不算太高,肯定不是交大学子的首选。
  “为什么?”傅星文有些好奇余航的理由。
  “恩……船厂的机会更多,上升空间更大,能接触到更实际的船舶製造,还有……”余航想了想,答道:
  “还有……他看起来是一条最难的路,我喜欢挑战!”
  “好!有志气!”傅星文感受到了余航的热情,眼神中充满了欣赏。
  毕竟,迎难而上的斗士永远比趋利避害的智者更值得歌颂。
  “那……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面对这位自己欣赏的后辈,傅星文总想帮他一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