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先执棋,方能掌命(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呼——”
  常茂的双足刚跨出太子东宫那厚重的门槛,便不由自主地长舒了一口气。
  今日,其实就是纳投名状,对於朱標的投名状,也是表明了常茂对於淮西、朝堂的態度,属于坚定不移的太子党。
  彼时,一只手轻轻拍在常茂肩头,“常茂,今日秦淮河畔新来一批美姬,一起去瞧瞧。”
  常茂回头,只见那少年的脸上掛著惯有的玩世不恭,眼中满是促狭笑意,下巴微微扬起。
  常茂见状,即刻就要屈身行礼,少年眼疾手快,一把伸出手臂,稳稳拦住他,紧接著摆了摆手,脸上带著几分嗔怪,“咱们自小一块摸爬滚打长大,何必这么生分。”
  常茂听闻,缓缓直起身子,轻轻摇了摇头,:“话虽如此,可如今时移世易,所以该有的礼数,绝不能废。”
  少年拗不过常茂,便是无奈点头,“离了皇宫,不许如此。”
  对此,常茂点了点头,並未拒绝少年的意思。
  两人並肩走著,少年偏过头,目光落在常茂身上,带著几分好奇,询问道:“话说回来,你今儿个怎么突然想起往太子东宫跑了?”
  常茂神色如常,语气平稳,不假思索地回应道:“我与大姐好些日子没见了,心里掛念,便特意过来请安。”
  不过,话到嘴边,常茂悄然略过了淮西那桩牵涉甚广、触目惊心的巨大贪腐案。
  毕竟,在当下,知晓此事的人越少,局面便越好把控,稍有不慎,便可能牵一髮而动全身。
  更何况,眼前这位少年身份尊贵不凡,正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嫡次子,执掌大明皇室宗族事务的宗正,也是首封的秦王——朱樉!也是常茂幼时一起长大的挚友之一。
  朱樉目光如刀,深深剜了常茂一眼,而后轻声开口:“还有淮西的事,对吧?”
  常茂的神情微微一怔,著实没料到朱樉如此敏锐。短暂怔愣后,也是轻轻点头,算是默认。
  这位大明秦王,虽说平日里未涉足繁杂政务,可到底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
  而且在常茂想来,以朱元璋的性子,如此重大之事,大概率不会对朱樉全然隱瞒。毕竟,若连自己血脉至亲都信不过,偌大朝堂之上,又能有谁值得託付信任?
  “解决了没,用不用我搭把手?”朱樉依旧揽著常茂的肩头,笑著道。
  常茂摇了摇头,“我已经向太子殿下坦白,倒是不必再起波澜。”
  “准备揽下所有的罪责?”朱樉的眼眸微微一凝。
  “嗯。”常茂点头。
  见状,朱樉轻声嘆了口气,“罢了,只要不伤及要害,总有捲土重来之日。”
  朱樉不喜欢读书,不代表朱樉不聪明,自然能想明白,这其中的曲折,而淮西的案子,终於常茂这里,乃是最好的结局。
  不然,朝野上下,必然沸腾,淮西纵然是开国功勋,也难逃元气大伤。
  “德不配位,必遭灾祸。”常茂神色淡然,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中透著几分从容。
  朱樉嘴角勾起一抹不羈的笑容,满不在意,“再往后二十年,他们还得仰仗你的鼻息。”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朝,在洪武。可下一朝,名朱標,而作为朱標正妃的亲弟弟、常茂,即便身上毫无功勋,也可以藉此立足於庙堂之上。
  更何况,常茂胸有谋略,腹有才华,目光深远,能力出眾,绝非等閒之辈,未来必然能建立一番令人瞩目的功业。
  朱樉用力揽了揽常茂的肩头,脸上露出迫不及待的神情,兴致勃勃,“走走走,別再想那些糟心事了。今日秦淮河畔新来了一群美姬,听说她们个个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