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臣已无能为力……(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83章 臣已无能为力……
  赵楷盯著手中的文,久久不抬头—
  苏武还问一语:“殿下对此文,可有不同见解?”
  赵楷微微抬头,看了看苏武,慢慢把那文再重新叠去,叠得双手止不住颤抖,口中话语来得也是颤抖:“此文之言,未免过於——夸大其词了———“
  “殿下说一说何处,当真可以改!”苏武语气之中,好似真不骗人。
  “这个—说什么膏血染太湖,这这”赵楷也好似真要反驳。
  “方腊何以成贼?便是因为家中漆园被造作局强占,他自一起,竞有百万相从,百万可是民心?肆虐乡里,激战连连,不知死伤多少—殿下当真觉得此言夸大其词?”
  苏武此时就是很认真的与太子殿下辩论的態度。
  赵楷闻言,吞了吞口水,又道:“梁师成也不曾掌管科举取仕之事吧—“
  “那他是如何把自己的名字加在进士榜上的?”
  “这个我父虽然偶有一些事情做得差错,但也不至於如此文所言”赵楷还是要说。
  苏武反问:“你怎不问虏骑叩闕,他立马远遁去躲?怎么不问量狭作威?怎么不问妄称道君?
  怎么不问私幸妓?这些都不问问真假?”
  哪里需要问呢?这不明摆著的吗?
  赵楷已然语塞,正要低头,却忽然又是一语:“许多是奸侯所惑,只要清除奸侯,我父仁德,
  定是圣君!”
  “石纲是奸所惑?还是他之所求?遇敌逃遁,是他之所为?还是臣子所求?私罢了,
  不多言去了,你就看这些铁甲军汉,他们若不是心怀愤恨,今日岂能如此衝杀?你也看天下之军,
  荆湖聚兵多少?哪个真心为他敢死?刚才哪个不是飞快逃遁而去?也说那汴京百万之军民,哪个真在乎城池更易?哪个真还愿意为你父忠义效死?我从汴京到此,千里之遥,沿途沿路,可有一个人拦路在前?便是你家父子,也有一出父不慈子不孝的天下笑柄,太子殿下,你是读书人,在史书里看过几千年秋月春风,赵宋,到你父亲这里,气数尽也———“
  苏武在认真与太子说这件事,赵楷,其实是个讲道理的人,苏武想著说服他,说服不了也无妨,但最好是能说服·
  只看赵楷文低头去,双手搭在膝盖之上,一语不发。
  苏武继续来说:“神器更易,自古本是常事,天命有失的时候,从来如此浩浩汤汤,这一战你也来了,你也打了,你便也是尽力而为了,结果你也看到了,我此去汉阳,定也再无一合之敌,从此你许也不是太子了,更不会是將来的天子,但你诗书满腹,实乃状元之才,真说起来,当天子也好,当太子也罢,终究是將这华夏社稷为公,以你诗书之才,不说出將入相,安治一方,把一方水土百姓治理好,岂不也得一方百姓之人心?与你感激不尽也好,与你立庙祭拜也罢,史书之中,岂不也是美谈?若是功绩突出,来日真有个出將入相,后世子孙,岂不更將你来大书特书?”
  “我乃赵氏”赵楷满脸是泪,家与国,他还有个家。
  “你更是汉家男儿,华夏子孙!此才是圣贤之教!你父有罪,罪不在你。”苏武打断来说。
  要说天下士大夫代表人物,往前说,说欧阳修之辈,那自可以代表。
  但此时此刻,说什么大儒也好,名士也罢,这个时代,儒家已经没有了这般扛鼎之人。
  但身为状元之赵楷,又是天子之子,还是太子之尊,其实可以当做是这个时代儒家的风向標。
  若他能辨了这一场经,甚至不用他辨,他说一句话,乃至不用说话,他行动上做了点什么其意义自是不同凡响,这是苏武此时会与赵楷有这么一番谈话的真正原因。
  这件事若是成了,別说旁人,便是岳飞之辈,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乃至心底里,连一点不舒服都不会有了.
  这会极大的减少苏武来日的社会治理成本,只看成与不成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