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真是英雄出少年。”(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农村只是穷不是傻,最晓得怎么团结起来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好东西。
  出了几次差,还托了江城那边人脉去红旗厂打听过,结果都没有半点消息。
  “这个手稿的作者还没有找到吗?”
  柴主编急得额头直冒汗。
  林巧枝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她完全没有想过出版,她从小文笔不好,脑子直,想不出什么优美意境比喻,作文都没拿过高分,创作两个字感觉好像距离她很远。
  她只是记录工作笔记。
  她当初写笔记的时候,就在家里,也没别人知道,后来因为一点点私心,甚至也没有让培训班的人知道,只私下喊了那些女孩子来家里手抄。
  她离开江城去了广州。
  知青们下乡分散到各地。
  红旗厂里,知道她写过这份笔记的人,只剩下珍珠三人和苗花曼。
  显然,出版社的关系打听到红旗厂,红旗厂宣传科干事最多在车间问一问:“你们谁搞创作了?写过修咱们拖拉机的文章。”
  不会问到她们身上。
  于是出版社得到的答复,自然是没有的。
  商务印刷社的社员收到这些四面八方反馈来的“查无此人”的消息,简直要急疯了。
  明明手稿就在他们手上。
  怎么会没有?
  难道是见鬼了吗?
  ***
  林巧枝一行人从大巴车上下来。
  能看到广交会展馆外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一个个人高马大气势不凡。
  远处还能听到有广州人民用当地乡音在齐声朗诵什么,似乎是学生们。
  接待他们的商务部干事,一边带他们往里走,一边给他们介绍:“是周总理写的《告广州市人民书》,呼吁广州市民团结一致,各群众组织,工农兵学商,都要众志成城搞好这次广交会,为我们国家争取到宝贵的外汇。”
  “广交会是非常好的平台,希望你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两百的重视!咱们上一次广交会成交的订单,就占据了全国当年创收现汇的三分之一……”
  干事边走边说,俨然是非常希望每个前来广交会的国营厂,都有斩获。
  温东鸣当然要允诺:“我们向党组织保证,绝对拿出最积极的精神面貌,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期待,全力以赴向国际友人出口我们红旗厂的农机!”
  林巧枝眨眨眼。
  刚刚还叫人家老外,现在变成国际友人了。
  温厂长改口好快。
  她们在宾馆休息的时候,就核验了身份,发放了身份牌。
  这会儿倒是可以直接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