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她打破行业默认惯例(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位站在主席台上的林工,心气可不是一般的高。
  她要讲的,绝对不只是那个20吨大型模具的制作技术经验,她是想要分享一套对全工业领域都适用的分体研制技术。
  如果说,前者还只局限于单个案例,那么后者就是想要直接一拳打碎行业默认的规则了!
  红旗厂这次是要搞一出大新闻啊!
  真要是让红旗厂这位林工做成了,不说整个行业都要跟着震三震,那太夸张,但至少也是名声大振。
  日后走出去,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
  做拖拉机的机械厂。
  引领过行业发展的农械厂。
  打破过行业固有规则的青年。
  能一样吗?
  林巧枝心气当然高。
  她可是红旗子弟!在这样一个从来都是南方拖拉机龙头的厂里长大,骨子里是自豪的,骄傲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从小听她们拖拉机厂一次次突破难关,不断奋进的事迹……当行业领头羊,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用温厂长的话,既然做出了成绩,就把它用到极致,发扬光大!
  她没有去管台下这隐隐的骚动,那些曾经真切发生在工业领域,发生在她们脚下这片大地的损失和惨痛教训,引起一些共鸣是很正常的。
  倒是坐在侧边前排喝茶的温东鸣,感受着这会场里的动静,压住愉悦的嘴角。
  做农械的厂又如何?
  年轻工人又怎样?
  这可是他温东鸣一手带出来的红旗厂,红旗精神代代相传,当年他能带着红旗厂从小柴油机厂走到现在,年轻的后辈当然也能带着红旗厂走向更大的舞台。
  林巧枝:“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最关键的问题,首先,分体研制怎么克服‘分体必松动’这个问题。”
  随着她这句话逐渐说出,台下那点隐隐的骚动,以极快的速度平复。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声音几乎就没了。
  几乎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向主席台,全部注意力都被紧紧地拉到了林巧枝的发言上。
  林巧枝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讲述这一方案:“我们在模块接口处嵌入带螺旋槽的合金钢销柱,配合高级钳工手工锉削研磨的燕尾槽……”
  在幕布上展示的,是左右两张图。
  一张是投映放大过的设计图纸。
  一张是按照该图纸制作出来的成品照片,这代表,这项颠覆 “分体必松动” 行业认知的技术,确实是成功落地了。
  与图纸和照片给人巨大冲击同时而来的是林巧枝的声音,她镇定清晰的声音随着音响在礼堂扩散:“经过我们红旗厂技术组工人们的努力,燕尾槽的精度逼近1丝,组装后整体形位公差≤0.02mm。”
  带螺旋槽的合金钢销柱,燕尾槽,整体形位公差≤0.02mm!!
  这套技术像是闪电一样,在许多技术员脑子里闪击而过,又因为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具体思考,转瞬即逝。
  林巧枝又继续讲到:“关于分体研制的第二大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