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与子,第二篇日记(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宋嘉言列出来的初步提升计划,这个晚自习盛年过得十分充实。
  9点40分,晚自习结束,大家一块走出校园,宋嘉言当先上了一辆等在门口的『剁椒鱼头』。
  临近晚上十点,县城区已是人烟稀少,除了住校对门小区的走读女生外都会有家长接送。
  不像盛年他们男生主打一个独立自主,跟大家至多在学校1.5公里范围內当然毫无关係。
  到家后,老盛和汪女士在沙发各自玩手机,小麻杆盛书禾也没睡,正看老动画片哪吒闹海。
  捏了捏盛书禾的脸,盛年坐到单人沙发上:“爸,妈,学校发了个高考目標表,我有点拿不准。”
  一天竟碰到两次被儿子需要,盛自华脸上明显有了兴致:“先说说你现在的想法?”
  “想去大城市。”盛年照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选择,35岁前不进体制。”
  闻言,盛自华並不含蓄:“家里现在条件就这样,在丰塘上班也难免被摔摔打打。”
  “去大城市上个大学,再闯个几年,是好的。”
  盛年默默点头,这方面他从小耳濡目染算是有所体会,父母毕竟没进公务序列。
  稍作斟酌,老盛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的建议是选京城的学校。”
  “当然,现在京城知名高校在我省的招生门槛都比较高,你现在的成绩还需要加把劲。”
  汪梅从旁接过话头:“如果你认同你爸的意见,就要自己列一份计划。”
  盛年当即应声:“知道的。”
  有了初步想法,盛年也没多囉嗦,洗漱完后直接躺床上睡觉。
  次日一早,盛年起床后稍作收拾坐到餐桌旁,掏出兜里的手机,解锁后看到备忘录上有红点。
  接著他输入昨天就已特地给备忘录设置的独立密码再次解锁,然后看到了內容——
  “今日无事。”
  “老规矩——我,盛年,男,现年35.5岁,已婚未育。”
  “创业至今愈发感觉选择大於努力,比如可以为了梦想创业,但不能只有梦想而不图挣钱……”
  “比如很简单的创业城市选择上十分容易犯错,分明独角兽企业榜等清晰表明了趋势……”
  “判断依据真他妈简单,各地有的政策、定位和支持都来自京城……”
  “要是现在18,肯定不玻璃心,去復读上京城高校,入校就利用学校创业平台创业,也不至於一再拖累家里影响到了妹妹……”
  依旧是在盛年滑到末尾並鬆开手指后內容消失……智能得令人心安。
  但最后的內容让盛年很不安,拖累家里还影响妹妹盛书禾这点,比粉碎性骨折更让他焦虑。
  虽然父母都不是基层员工,汪梅在国网薪资更高些,家里现在一年能收入三四十,但顶多小康水准。
  不难判断出,家庭的经济优势不突出,出点问题別不是小麻杆儿都得跟著省吃俭用。
  越想越急,盛年赶紧猛咬牙止住思路:“稳住別乱!”
  他现在的主业只能是提高成绩,可以考虑副业,但不能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